游泳中肌肉痉挛的原因与预防
      

游泳中肌肉痉挛的原因与预防!

    

肌肉痉挛(俗名抽筋)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游泳时,特别是冬泳时身体各部肌肉都有可能发生抽筋,最易发生痉挛的部位有大腿、小腿,其次是手指、上臂、颈部、有时胃部和腹部也可能发生肌肉痉挛现象。

人在水中如果发生了痉挛,就会出现局部肌肉剧痛,肌肉僵硬,动弹不得,使手脚不听使唤,整个动作失调,极易发生呛水和溺水事故。有资料表明,84.7%的游泳溺水死亡者皆因身体肌肉发生抽筋所致,以致许多游泳爱好者望水却步。其实抽筋并不可怕,只要预防措施得当,就可以避免。

      肌肉痉挛的原因

根据科研人员的调查研究,游泳抽筋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儿个方面:

下水前未做或未做好准备活动。

水温过低或突然遇到冷水刺激。

游泳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身体过于疲劳。

天气炎热,下水前出汗过多,体内水分和盐分消耗过多。

精神过于紧张,动作不协调。

          肌肉痉挛的预防

消除紧张心理。熟悉水性是学习匆掌握游泳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充分适应水下的环境,消除惧怕水的心理,才能减少由于精神紧张而引发的抽筋。

准备活动充分。做好准备活动是预防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重要措施,对游泳来说更为重要。

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充足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在睡眠不足、过度疲劳、机体抵抗力下降的状态下去游泳,最易引起肌肉抽筋。

          

增加体内热量。游泳爱好者在游泳季节,要多吃些肉类和蛋类,以增加脂肪和蛋白质,还可以吃些甜食,这些食物可供给热能,增加体内热量。

出汗过多时应补充适当的盐分。夏天外界气温高,体内代谢热量增加,体热如果不及时散发,体温就会相对升高,人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工作。不过人体有一套生理调节的机能,通过汗水蒸发,可以排除体内过多的热量,从而保持正常的体温。但大量排汗的同时,会带走体内的盐分,如氯化钠,钾和镁盐等。

研究证明,人每出汗一升,体内氯化钠即失去6克左右;出汗5升,盐分丧失量高达30克左右。而我们每天从饮食中可获得食盐10-15克左右,在一般情况下,不易发生缺盐情况。但夏天大量出汗时就可能发生。一旦体内缺盐,运动时会感到浑身无力,人在水中也易发生肌肉痉挛或抽搐现象。因而,可适当喝一些盐水或采取多喝咸汤和多吃咸菜的办法,及时补充体内丢失的盐分,以防肌肉痉挛。

掌握在水中活动的时间。

注意多吃含钙食物。

饭后及剧烈运动后不宜立即游泳。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侵删)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科医院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mweh.com/yssh/6417.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