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走路,避免这5大伤害宝宝错误姿势

看着宝宝从咿咿学语逐渐蹒跚学步,是每个做父母最欣慰的事情。不过宝宝学走路爸妈不可操之过急,下面宝宝学走路的五大错误姿势要避免哦。

过早学走路不利于腿部正常发育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岁走”,说的是孩子在不同的年龄生长阶段,所能够自主实现的基本动作。具体来说就是:三个月左右会翻身,六个月左右能稳坐,八个月左右会爬行,周岁左右逐渐独立站立和行走。

但因为存在个体差异,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严丝合缝”的符合上述月龄-动作发育标准。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某个动作的“提前”或“落后”出现都是正常的。所有的自主动作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发育延迟,才具有临床意义。

运动发育是有一定规律的,家长要顺其自然,尤其在学走路的问题上,不宜操之过急。

小月龄儿本身就存在韧带松弛,如果过早让其承重,韧带受到不断牵拉会变得更加松弛,从而造成膝关节和踝的不稳定,不利于腿部正常发育、甚至会延长O型或X型腿的时间或加重其症状。

宝宝学走路分为五个阶段

第1阶段10-11月:

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宝宝扶站已经很稳了,甚至还能单独站一会儿了,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走路了。

第2阶段12个月:

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第3阶段12个月以上:

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第4阶段13个月左右:

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第5阶段13-15个月:

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厅心,使其朝正向发展。

五大错误姿势要避免

1、跌跌撞撞

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所有宝宝都难免会跌跌撞撞。一般情况下需要大约3-6个月的时间,宝宝才能很好地控制脚步。但如果宝宝生长发育比较成熟了,但走路还是容易跌倒,那就要注意了。

危害:跌伤、擦损皮肤;骨骼发育问题

表现:宝宝一开始走路跌跌撞撞,是因为他们的肌肉还不是很结实,身体的平衡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是如果你发现宝宝的问题没有得到改善,妈妈就应该多多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治疗白癜风最好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qmweh.com/yssh/6410.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