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编辑
小鑫实习生佘露瑶
10天,海底捞道歉两次。
"塑料乌鸡卷"风波还未完全平息,今天又因为餐饮卫生问题再次被骂上热搜。
据新京报报道,海底捞一门店筷子被检测出大肠杆菌超标。随后海底捞回应,主要原因是储存不当,并承诺将处罚门店经理。
这已经是海底捞本月第二次被曝光,7月20日,海底捞因“塑料乌鸡卷”事件登上微博热搜,网友一片声讨。海底捞的教科书级公关再次上演诚恳道歉剧情:这锅我背,这错我改。
但是网友的态度,已经不是多年前为满分公关欢呼了。
说起海底捞公关出圈,不得不提年“老鼠门”。
海底捞公关当天下午立即发文致歉,大大方方承认报道属实。原本网友热情期待的海底捞怒斥记者造谣的戏码并没有出现,反而是致歉和表达对监督的感谢,真诚的态度拉回了不少路人好感。
并且在两小时后,再次发文通报事件处理结果,网友总结出全文的要点:这锅我背、这错我改、员工我养。
舆论的焦点也由海底捞卫生安全隐患本身变成了是否应该被原谅,不少网友表示:“你自己家后厨也不见得比海底捞干净”、“其他火锅店的后厨更脏”、“只是个别门店,依然支持海底捞”等等。
之后,虽然海底捞大大小小事件频出,但其公关总是能够把“危机”化为“转机”。
疫情原因,海底捞部门门店停业过一段时间。直到4月5日,海底捞北京部分门店恢复堂食。
4月6日,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晒出菜单,原本海底捞线下重新开灶令他激动不已,但一看价格顿时傻了眼,“人均+,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小酥肉50块钱一盘,过分了啊。”
对此情况,海底捞表示属实,并解释了涨价原因,向消费者说明涨价整体控制在6%左右。
这边刚解释完,另一边的网友们立马炸锅了……
虽然在疫情期间海底捞一直被足不出户的食客们心心念念,但其“恃宠而骄”的涨价行为,依然受到了网友们的疯狂吐槽。
而海底捞品牌也迅速意识到了这场舆论背后带来的负面影响,果断在4月10日(周五)发布了致歉信。
海底捞把价格恢复到了停业前的标准,诚恳道歉后还获得了很多网友的谅解:“疫情期间谁都不易”。
但凡提到危机公关,谁不把海底捞拉出来遛一遛?估摸着隔壁当当只能流下羡慕的泪水。
但是,7月下旬这两场事件,海底捞公关的“buff加成”似乎有点不够用。食品安全频发,消费者对海底捞越来越失望,两条热搜下已鲜有原谅并支持海底捞的发声。
7月20日,海底捞因“塑料乌鸡卷”事件登上微博热搜,网友一片声讨。
新浪财经报道称,消费者与友人在济南海底捞连城广场店就餐时,从餐品乌鸡卷中吃出硬质塑料片。随后,海底捞工作人员提出本单免单以及赔偿元的火锅券。
嗯?意思是说下次还来吃?消费者完全无法接受。
(图自财经头条)
到了第二天,两位消费者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胃部痉挛和便血症状。
不同以往的反应迅速,海底捞也陷入了深夜发声明的怪圈。20号深夜,海底捞终于针对此事接连发博道歉,称经过排查,该事件原因已确定为工厂灌装环节员工操作不规范,导致产品标签掉落到产品中。
(图自财经头条)
一如既往积极认错道歉的诚恳态度,却没取到和以往一样的效果。接二连三道歉消耗了多年积累的人缘,网友们纷纷表示失望。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已发布四次食品管理公告,年6月的食品安全检查处理公告显示有16起违规,包括食品过期、未按要求储存、库房厨房卫生不达标等问题。
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是最基本最底线的要求。再好的公关、再诚恳的道歉也无法放纵一次次隐患。
不要忘了,海底捞,本质上是一家餐饮公司。
更
多
新
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