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阎炳苍,强峰,赵小丽(医院,西安)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降低痉挛型脑瘫患者肌张力的疗效。方法:例痉挛型脑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小针刀组35例)、B组(运动疗法组34例)和C组(小针刀加运动疗法36例)共三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月时分别由康复评定师用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评定分级量表评定,以肌张力降低一个级别以上为有效。将结果用χ2检验。结果:A组有23例有效,有效率65.71%,B组10例有效,有效率29.41%,C组有效28例,有效率77.78%。B组有效率明显低于A和C组,有显著差异(P<0.和P<0.),A组与C组两组之间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结论:小针刀疗法在改善痉挛型脑瘫患者的肌张力方面明显优于运动疗法。关键词:小针刀痉挛脑瘫肌张力痉挛型(spasticity)脑瘫(cerebralpalsy)占全部脑瘫患儿的60—70%[1],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目前针对痉挛型脑瘫普遍应用运动疗法(Bobath法)治疗的时间长,起效慢,花费大的问题,我们从年10月开始采用小针刀疗法与运动疗法的治疗进行对比观察。先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例为-10/-06在我院住院的脑性瘫痪(脑瘫)患儿,全部均符合年全国小儿脑瘫学术会议确定的标准[2]。其中男61例,女44例。年龄在2—4岁。分型:均选痉挛型,双下肢瘫痪(截瘫)58例,双瘫(四肢均受累,以双下肢受累较双上肢重)31例,四肢瘫(四肢均受累,上下肢受累程度类似)6例,偏瘫4例,双重偏瘫(四肢均受累,双上肢重,下肢轻,或左右两侧严重程度不一致)3例,三肢瘫3例。痉挛分级:用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痉挛)评定分级,Ⅰ+级9例,Ⅱ级50例,Ⅲ级46例。合并症:智力低下15例,癫痫29例,语言障碍31例,小头畸形9例,听力障碍7例,斜视13例,牙齿发育畸形16例。采取系统随机化法(用患者病历号交替)分组。小针刀采用北京华夏医疗器械厂生产的Ⅷ型注射式刀。1.2方法各组患者在治疗前均由康复评定师用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痉挛)评定分级量表进行肌张力评定。A组患者行小针刀治疗,观察的1个月内的第1天和第11天进行小针刀治疗;B组采取运动疗法(Bobath法[3]),每天治疗1次,每次45分钟,由康复治疗师完成;C组在运动疗法(Bobath法)的基础上行小针刀治疗(治疗方法和次数同A组),小针刀术后的第三天开始运动疗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45分钟)。治疗1月后由同一康复评估师再次评定肌张力。小针刀操作,遵循四步规程,即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应用切割肌纤维法[4]。1.3疗效评定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ModifiedAshworthScaleMAS)[5],治疗前后肌张力降低1个级以上(包括1个级别)别定为有效。1..4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2结果B组(运动疗法组)有效率明显低于A(小针刀组)和C组(运动疗法加小针刀组),有显著差异(P<0.),A组与C组两组之间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见表1和表2。表1三组有效率比较对比组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A组.71B组.41C组.78合计614458.10T>5χ2=18.94ν=(3-1)(2-1)=2α=0.05P<0.表2三组有效率的两两比较对比组有效无效合计χ2P值A组B组.<0.合计A组C组.>0.合计B组C组6.<0.合计α=0.05/3(3-1)/2+1=0.3讨论在各型脑瘫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痉挛型,占全部病人的60—70%,病变波及锥体束系统,肌张力增高,上肢表现为屈肌肌张力增高,肩关节内收/内旋(肌张力高的肌群大圆肌、胸大肌等),肘、腕关节屈曲,手指屈曲呈握拳状,拇指内收,紧握掌心中(肌张力高的肌群拇内收肌、大鱼际肌等),前臂旋前(肌张力高的肌群旋前圆肌、旋前方肌等),屈腕(肌张力高的肌群桡侧和尺侧屈腕肌等),爪状(肌张力高的肌群指屈浅深肌等);下肢内收肌肌张力增高,大腿外展困难,髋关节内旋,踝关节跖屈,马蹄内翻足(肌张力高的肌群为胫前后肌、内外侧腓肠肌、比目鱼肌、腓骨长肌等),足外翻(肌张力高的肌群为腓骨长短肌、腓肠肌、比目鱼肌等),伸膝(肌张力高的肌群为臀大肌、股直肌、股内外侧肌等),拇趾过伸爪状趾(肌张力高的肌群为拇趾长伸肌等),屈膝(肌张力高的肌群为股四头肌等)髋过屈(肌张力高的肌群为髂腰肌、股直肌等),股内收(肌张力高的肌群为内收长肌、内收大肌等)。肌张力增高是造成姿势异常及运动障碍的主要因素。针刀疗法是朱汉章年发明,年9月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鉴定,正式命名为针刀医学,小针刀疗法是一种不开刀的闭合性微创手术疗法,它不仅有针的作用,还有刀的作用。治疗的机理是调节局部能量平衡,调节局部力的平衡,调节人体体液平衡,使人体生物电恢复平衡,激发生物能转变成电能,促进局部细胞的新陈代谢的综合作用。应用切割肌纤维法对于痉挛主要是切断少许量的痉挛的肌纤维,使症状在短期内缓解[6]。康复治疗是痉挛的基础治疗,常用的是Bobath法,对于痉挛的治疗,Bobath技术采用反射性抑制模式(reflexinhibitingpatternRIP)进行抑制,方法特点是在患者身上选出一些控制的关键点,对痉挛部分采用由其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进行抑制,待痉挛被控制后通过平衡、翻正或防护反应引出运动,其后再利用让肢体负重并在负重的肢体上取得平衡,逐步向正常运动过渡[7]。
《康复资讯》致力于康复理念的普及和推广。资讯目前主要经近百位国际级、国家级康复专家组成的(中国康复资讯)信息交流平台上获得!《康复资讯》包含有: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北京白癜风专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