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西药师药二100分必过考点精髓0

第三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用药

01

第一节镇咳药

分类

1、中枢性镇咳药——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可待因

机制——选择性地抑制延髓咳嗽中枢

2、外周性镇咳药——苯丙哌林、甘草合剂、咳嗽糖浆

机制——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弧中感受器

不良反应

1、中枢性镇咳药——常见幻想;可待因——依赖性

2、外周性镇咳药——一过性口腔和咽喉部麻木感

3、可出现嗜睡、不可驾驶

禁忌证

1、妊娠期。

2、昏迷、呼吸困难、有精神病史者。

用药选择

1、以刺激性干咳或阵咳为主——苯丙哌林\喷托维林。

2、剧咳——首选苯丙哌林;次选右美沙芬;

3、咳嗽较弱者选用喷托维林。

4、白日咳嗽——苯丙哌林、夜间咳嗽——右美沙芬5、

频繁、剧烈无痰干咳及刺激性咳嗽——可待因

6、可待因——尤其适用于胸膜炎伴胸痛的咳嗽患者

7、支气管痉挛者——外周性镇咳药,复方甘草合剂

02

第二节祛痰药

分类

1、多糖纤维素分解剂:溴己新、氨溴索。

2、黏痰溶解剂:乙酰半胱氨酸。

3、分解脱氧核糖核酸的酶类:糜蛋白酶、脱氧核糖核酸酶。

4、黏痰调节剂:羧甲司坦、厄多司坦。

5、表面活性剂

机制

1、多糖纤维素分解剂:黏蛋白纤维裂解,导致糖蛋白肽链断

2、黏痰溶解剂:与黏蛋白的双硫键结合,可使黏蛋白分子裂

3、含有分解脱氧核糖核酸的酶类:使脓性痰中DNA分解

4、黏痰调节剂:①分裂二硫键②增加黏膜纤毛转运

③使低黏度的唾液黏蛋白分泌增加

5、表面活性剂:降低痰液表面张力以降低痰液黏稠度

03

第三节平喘药

支气管哮喘是由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道阻塞引起。

分类:

1.肾上腺素能β2受体激动剂——沙特、福美

2.M胆碱受体阻断剂——托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XX茶碱

4.白三烯受体阻断剂

5.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第一亚类肾上腺素能β22受体激动剂

机制

①激动β2受体——游离Ca2+减少——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②激动肥大细胞β2受体——增加气道上皮纤毛摆动。

β22受体激动剂——分类

短效: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轻、中度急性哮喘首选药。

长效:不单独使用,须+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丙卡特罗、班布特罗、沙丁胺醇控释片。

沙美特罗——适用于防治夜间哮喘发作。

福莫特罗——作为气道痉挛的应急缓解药。

不良反应

1、高剂量——严重的低钾血症。

2、震颤(手震颤)、神经紧张、头痛、肌肉痉挛和心悸。

3、耐药性——长期、单一应用

4、妊娠期——禁忌

合理应用

1、短效药——急性发作

不宜长期使用、不宜单一使用、不宜过量应用

2、缓释及控释制剂——反复发作和夜间哮喘

①首选吸入给药。②静脉用药会增加血糖浓

故糖尿病患者使用需监测血糖。

第二亚类MM胆碱受体阻断剂

机制:阻断节后迷走神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少痰液分泌

特点

1、作用比β2激动剂弱,起效慢,但不易产生耐药性

2、对老年患者的疗效不低于年轻患者

3、适宜用于有吸烟史的老年哮喘患者。

4、异丙托溴铵——短效——短期症状缓解

5、噻托溴铵——长效——维持治疗

不良反应

1、过敏(包括皮疹、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

2、口干、便秘、瞳孔散大。

3、视物模糊、青光眼、眼压升高

4、排尿困难、心悸

5、不慎入眼——闭角型青光眼征象——毛果芸香碱

提倡联合用药

1、与β2受体激动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及吸入性糖皮质激

素联合——夜间哮喘及多痰患者。

2、哮喘急性发作——与β2受体激动剂有协同作用。

第三亚类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s)

用于支气管哮喘和稳定期COPD的治疗,不适用于哮喘持续

状态或急性支气管痉挛发作患者。

机制

1、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提升细胞内cAMP、cGMP浓度松弛

支气管平滑肌;并可抑制免疫和炎症细胞。

2、阻断腺苷受体对抗腺嘌呤对呼吸道的收缩作用。

3、直接松弛呼吸道平滑肌。

4、增加心排血量;利尿;抑制组胺释放——抗炎。

具体药物

1、茶碱——缓解成人和3岁以上儿童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哮

喘急性发作后的维持治疗。——可致心律失

常。

2、氨茶碱——茶碱和乙二胺复合物。可使青霉素灭活,不宜合

用。

3、多索茶碱——较氨茶碱强10~15倍,有镇咳作用。

4、二羟丙茶碱——适用于伴心动过速的哮喘患者。

不良反应(多、严重)

1、过度兴奋、烦躁、呼吸急促、震颤和眩晕。

2、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

第四亚类白三烯受体阻断剂

白三烯——哮喘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炎症介质之一。

白三烯受体阻断剂——抑制白三烯与受体结合——缓解哮喘症

状。

药物特点

1、可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哮喘,

2、尤其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

3、孟鲁司特——15岁以上哮喘患者的预防和长期治疗。

4、扎鲁司特

不良反应

1、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管炎性皮疹

2、过肝脏转氨酶AST及ALT升高、高胆红素血症。

3、哺乳期、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急性哮喘发作不宜应用——连续应用4周才见疗效

2、提倡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

第五亚类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但不能根治。

1、丙酸倍氯米松

2、丙酸氟替卡松——用于12岁以上患者预防和维持治疗。

3、布地奈德:只需每日一次,依从性较好。

不良反应

A.库欣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B.诱发三高

C.诱发溃疡

D.诱发感染

E.诱发青光眼

F.诱发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迟

G.诱发或加重精神疾病(精神病或癫痫病)

注意事项

1、预防性用药,连续应用2日以上方能起效——即使无症状仍

常规使用。

2、气雾剂和干粉吸入剂——连续吸入1周后方能生效。一般连

应用2年。

3、哮喘急性发作时,应首先使用沙丁胺醇、全身性糖皮质激素

抗组胺药;控制后,再改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

4、喷后应用氯化钠溶液漱口,以减少口腔真菌感染

有益联合治疗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2、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M胆碱受体阻断剂协同抗炎和平喘,

尤其适合中、重度持续哮喘者的长期治疗。

3、三联——吸入糖+长效β2+长效M

①作用靶位广泛;

②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局部抗炎作用强大;可提高β2受体

对药物的敏感性

③长效β2——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强大。

第四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用药

01

第一节抗酸剂与抑酸剂

抗酸剂

1、吸收性抗酸剂:碳酸氢钠。

2、非吸收性抗酸剂:铝碳酸镁、氢氧化铝、三硅酸镁。

不良反应

1、碳酸氢钠、碳酸钙——释放二氧化碳——腹胀和嗳气,反跳

性胃酸分泌增加。

2、氢氧化镁——产生氯化镁——引起腹泻;肾功能不良者可引

起血镁过高。

3、铝、钙剂——便秘——可被镁离子对抗,铝碳酸镁。

服用时间

1、抗酸药——两餐之间和睡眠前,嚼碎服用,一日4次或更

多,胃不适症状出现或将要出现时

2、PPI——餐前1h服用,一日1次或2次,铝碳酸镁一日4

3、H2受体阻断剂——餐后服用——对比:PPI餐前

4、铋剂——与抑酸剂联合应用时宜间隔1h。

抑酸剂——质子泵抑制剂

机制——抑制H+,K+-ATP酶(质子泵)的活性

具体药物

1、奥美拉唑

2、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的异构体,优于奥美拉唑

3、兰索拉唑——第二代PPI

4、泮托拉唑——第三代PPI,不受食物和其他抗菌药影响,对

胃壁细胞的选择性更专一

5、雷贝拉唑——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更快速、更强大。高效、

速效、安全。抗幽门螺杆菌活性高

不良反应

1、长期或高剂量使用——骨折、低镁血症

2、极少发生耐药现象,但停药后胃酸分泌反弹达2个月

3、禁忌——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妊娠及哺乳期、婴幼儿

抑酸剂——组胺2H2受体阻断剂

机制

可逆性竞争壁细胞基底膜上H2受体,显著抑制胃酸分泌。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罗沙替丁乙酸酯

不良反应

1、常见:头晕、嗜睡。

2、长期用药——胃内细菌繁殖,诱发感染。

3、耐药发生很快(不如PPI)。

4、突然停用引起胃酸分泌反跳性增加,慢性消化性溃疡、穿

禁忌证

1、西咪替丁可导致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者禁用

2、8岁以下、苯丙酮尿症者、急性血卟啉病患者禁用雷尼替

丁。

注意事项

1、不宜与促胃肠动力药联合应用。

2、司机和高空作业避免服用——幻觉、定向力障碍。

3、抑制胃酸强度——不如PPI,但能抑制夜间胃酸

02

第二节胃黏膜保护剂

机制——44个增加

1、增加胃黏膜血流量;

2、促进胃黏膜细胞黏液、碳酸氢盐的分泌;

3、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

4、增加胃黏膜的疏水性——起隔离作用

具体药物

1、铋剂——枸橼酸铋钾、胶体果胶铋,在酸性环境中,在胃黏

膜表面形成保护膜;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碱式

碳酸铋还兼有抗酸作用。

2、硫糖铝——在胃酸环境下形成一层保护膜,促进溃疡的愈合。

不良反应

1、铋剂——便秘、口中氨味,舌、大便变黑,

2、硫糖铝——腹胀、腹泻

3、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禁用铋剂。

4、剂量过大,铋中毒——神经毒性;导致铋性脑病

03

第三节助消化药

1、乳酶生——乳酸杆菌的活性制剂——促进消化和止泻。

2、乳酸菌素——用于肠内异常发酵、肠炎和儿童腹泻。

3、胰酶——多种酶的混合物

4、胃蛋白酶——用于消化不良、慢性萎缩性胃炎等

5、干酵母——服用剂量过大可发生腹泻。

注意事项

1、抗菌药可抑制或杀灭活菌制剂的活性

2、双八面蒙脱石、活性炭可吸附药物,降低疗效

3、胰酶——弱碱性条件下活性较强故肠溶制剂疗效更好

4、胃蛋白酶——弱酸性更强,服用时不可嚼碎——以免药粉残

留于口腔内,导致严重的口腔溃疡。

5、胰酶——急性胰腺炎患者、对蛋白制剂过敏者禁用。

04

第四节解痉药与促胃肠动力药

第一亚类解痉药

具体药物

1、阿托品

2、山莨菪碱——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镇痛

3、东莨菪碱——散瞳、抑制腺体分泌比阿托品强、晕动症

4、颠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禁忌症

1、高热、幽门梗阻与肠梗阻、重症肌无力。

2、前列腺增生——加重排尿困难。

3、青光眼——眼压更高了;

用药监护——阿托品:

1、妊娠期——可使胎儿心动过速;

2、哺乳期——抑制腺体分泌,导致乳汁分泌减少;

3、老年人——排尿困难、便秘、口干。

4、与促胃肠动力药(甲氧氯普胺)相互拮抗。

第二亚类促胃肠动力药

甲氧氯普胺

机制——中枢和外周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

适应症

1、肿瘤化疗、放疗引起的呕吐;

2、胃肠运动障碍,改善恶心、呕吐症状;

3、改善糖尿病性胃轻瘫的胃排空速率;

4、刺激泌乳素释放,可短期用于催乳。

不良反应

1、抑制中枢D2受体——锥体外系反应;

2、尖端扭转型心律失常、心电图Q-T间期延长;

3、泌乳、乳房肿痛、月经失调。

多潘立酮

机制——外周多巴胺D2受体阻断剂;

优点——对中枢无影响,不易导致锥体外系反应

适应症

1、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

2、抑制恶心、呕吐,防止胆汁反流;

3、增强食管蠕动和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

莫沙必利、伊托必利

机制——选择性激动上消化道5-HT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释放

优点——不会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等副作用。

以上三类药禁忌证

1、胃肠道出血、机械性梗阻或穿孔、

2、妊娠期、、乳腺癌

3、分泌泌乳素的垂体肿瘤、嗜铬细胞瘤。

注意事项

除莫沙必利外,促胃肠动力药可刺激泌乳素过度分泌,引

起女性泌乳——维生素B6可减轻。

第五节泻药与止泻药

05

第五节泻药与止泻药

第一亚类泻药

分类

1、容积性泻药——需快速清洁肠道者。

2、渗透性泻药——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

3、刺激性泻药——急慢性便秘、习惯性便秘。

4、膨胀性泻药:使肠内容物变软,体积增大,反射性增加肠蠕

不良反应:

1、长期用药影响电解质平衡,如低钾血症

2、部分泻药连续使用可导致肠梗阻。

注意事项

1、结肠低张力所致便秘——睡前服用刺激性泻药。

2、结肠痉挛所致便秘——膨胀性或润滑性泻药。

3、泻药使用不宜超过7天,长期用药可引起依赖性。

第二亚类止泻剂

双八面体蒙脱石——机制

1、覆盖消化道黏膜,增强黏液屏障

2、促进消化道黏膜上皮再生。

3、吸附消化道内气体和攻击因子

4、平衡消化道正常菌群,提高消化道免疫功能。

5、消化道局部止血作用(激活凝血因子Ⅶ和Ⅷ)。

6、促进肠黏膜吸收,减少分泌,缓解幼儿渗透性腹泻。

洛哌丁胺与地芬诺酯——机制

1、直接作用于肠壁的阿片受体,阻止乙酰胆碱和前列腺素的释

2、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从而抑制肠蠕动,延长食物在小肠中

的停留时间

3、促进水、电解质及葡萄糖的吸收。

不良反应

1、双八面体蒙脱石——不进入血液循环,不良影响。

2、抗动力药——厌食、体温升高、红斑、瘙痒、心悸。

注意事项

1、洛哌丁胺、地芬诺酯—适用成年人急性腹泻,不适于幼儿

2、地芬诺酯——人工合成阿片生物碱,无镇痛作用,长期使用

产生欣快感、依赖性。

3、抗动力药——禁用于2岁以下儿童、肠梗阻患者、广谱抗菌

药引起的假膜性肠炎、细菌性小肠结肠炎患者。

第三亚类微生态制剂

特点1、用于正常菌群失调,防治二重感

2、维持正常肠蠕动,既治疗腹泻,也治疗便秘。

3、肠道菌群失调、寒冷、各种刺激所致的激惹性腹泻。

4、伪膜性肠炎或食物中毒——首选酪酸菌,

保护活性

1、部分要求冷链2~10℃保存,如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2、双歧杆菌活菌不耐酸,宜在餐前30min服用。

3、服用时不宜以热水送服,宜选用温水。

第六节肝胆疾病辅助用药

分类

1、多烯磷脂酰胆碱——疗效最肯定----细胞膜

2、促进代谢----门冬氨酸钾镁

3、解毒——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葡醛内酯

4、抗炎——甘草甜素制剂

5、降酶——联苯双酯和双环醇

6、利胆——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

注意事项

1、多烯磷脂酰胆碱

①严禁使用电解质溶液稀释②缓慢静脉注射。

③制剂中含有苯甲醇,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

2、复方甘草酸苷

①可加重低钾血症、高血压

②醛固酮增多症、低钾血症、高血压禁用

③末期肝硬化患者、心力衰竭和肾衰竭禁用。

3、熊去氧胆酸

①妊娠哺乳期妇女、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②胆道完全梗阻、急性胆囊炎、胆管炎患者禁用

③胆结石钙化者出现胆管痉挛或胆绞痛时禁用

识别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疗的好
湖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mweh.com/yssh/7646.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