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肚子总是胀鼓鼓怎么办

小婴儿腹胀如鼓,是不是消化不良?

我的宝宝2个月,人工喂养,平时看见他的肚子很胀,经常放屁,有时可以听见肚子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大便是糊状,一天2次,孩子精神很好。这种情况是不是消化不良呀?需要换其它品牌的配方奶粉吗?

答:只要宝宝排便正常,大便潜血试验阴性,腹壁皮肤无水肿且柔软、无明显压痛,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就不是消化不良,无需换奶粉。

因为小婴儿多是腹式呼吸,随着呼吸,腹部会一起一落。

小儿的肠管相对比成人长。小婴儿肠管正常情况下含有气体,吃奶时可能吃进很多的空气,因此肠管呈膨胀状态,但是新生儿和小婴儿腹肌薄弱无力,受肠管胀气影响,正常情况下多表现腹部饱满,有时可看到肠型,这不是病态。

食物通过十二指肠小肠后形成食糜被吸收,一部分未吸收的食糜通过蠕动的小肠推送到结肠,结肠内继续酵解未被消化的糖类也可以产生一些气体,肠管内的气体、含有液体的食糜、以及肠管的蠕动皆可出现肠鸣音或者排气,几乎所有健康的宝宝都会排气(放屁)。

喂奶时,请将奶瓶倒置让奶嘴充满奶液,以防宝宝吸入过多空气;

喂完奶后竖着抱起孩子,让孩子头靠在你的肩上,用手拍后背5~10分钟,让孩子通过打嗝排气。

如果感觉到孩子腹胀的比较严重,可以用消毒好的棉签,沾着消毒好的植物油,轻轻刺激孩子的肛门,通过排便来排气,则可减轻腹胀。

如果通过上述处理,腹胀仍不能缓解,而且影响呼吸、伴有呕吐等其它医院不能耽误。

附?小儿胃生理容量:

胃生理容量可以随年龄增长,出生时不足10毫升,4天为40~50毫升,10天为80毫升,以后每月增长25毫升。

1岁末为~毫升,3岁为~毫升,4岁以后增长缓慢。

给宝宝温奶,处理剩奶不会犯的错

无论宝宝是喝母乳还是喂配方奶,都需要考虑剩奶处理、温奶的问题。

宝宝一次喝不完的剩奶怎么处理呢?

天气冷,配方奶冲多少温度比较适宜,单用温奶器靠谱吗?

这些常见的问题,都需要宝妈留心哦。

1、宝宝一次喝不完的剩奶怎么处理?

奶对于细菌来说,是最好的培养基,如果剩下的奶打算留到下顿再喝,一定要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下顿再用温奶器加温。不要把上次剩下的奶和新冲调的奶混在一起喂,如果你估算宝宝能吃ml,上次剩了80ml,这次呢就冲ml好了。先喂他新冲的,再喂剩下的,这样宝宝喝起来口感也不会差。

提醒一点,如果二次奶还没喝完,千万不要再留到下顿了,可以再给爸爸喝掉,或者直接倒掉好了,三次奶容易造成小家伙肠胃不适,大人的话就没关系。

宝宝一次喂奶,一定不要超过一个多小时。有的妈妈喂宝宝,要分几次把一次冲的奶喂完,要喂一到两个小时,妈妈辛苦不说,宝宝吃的也很难受。这是因为有很多小宝的胃口小,一次只能喝那么多,但是他的间隔小,就要多次吃;还有的是宝宝胃口本身很大,但是呢吃一次之后间隔时间比较长,就会闹着继续吃。

如此一来,妈妈为了省事儿,就把一次冲好的奶分多次直接喂宝宝,其实这是妈妈“偷懒儿”。如果宝宝各项表现都正常,也很健康的发育成长,妈妈就要尊重宝宝的食量,不吃了就拿开奶瓶,下次再喂,不要一次举到宝宝吃完。

2、天气冷,配方奶冲多少温度比较适宜,能完全相信测温计吗?

新生宝宝喝热度过高的奶,会损伤口腔食道粘膜;过凉的奶呢,会导致肠道不耐受,出现大便稀或腹胀,宝宝就会不安生、哭闹。

这里给大家介绍个小窍门:温奶时,滴几滴奶在手背或手腕上,不感到烫,又有热乎乎的感觉,就比较合适了。

那有妈妈说了,现在有卖恒温热奶器的,可以按照你的要求选择水温,冲奶时直接用就可以了,也有售带有测温计的奶瓶,直接显示奶温。确实是这样,建议比较适宜的奶温是42摄氏度,最低不要低于40摄氏度,最高也不要高于45摄氏度。

现在是有很多方便的仪器帮助我们,但无论是恒温器,还是带有测温计的奶瓶,妈妈都不要百分之百地相信。因为,仪器也有失灵的时候,把奶滴一滴在手臂内侧,纵使不能准确测温,至少也是为宝宝加了一道防线。

两种种错误温奶法千万别犯

错误1:用微波炉热奶

微波加热与水加热,对热量传递方式不同。水加热是从外向里加热,而微波炉采取的是塑料分子正负极的碰撞,产生高热,所以微波炉加热,很可能造成奶粉中部分营养成分的变质或是流失,而且容易造成奶液过烫

错误2:长时间放置于温奶器上

冲调好的奶粉立即喝是最好的,这样可以保证温度适合,也能避免奶液久放出现变质或是滋生细菌。冲调好的奶液在没有吃过的情况,在温奶器里存放不宜超过3小时。

宝宝呕吐各种原因大整理!

宝宝呕吐是常见的困惑之一。整理下新生儿呕吐常见原因如:

1、喂养不良

因喂养不当而引起新生儿呕吐者临床最为常见。新生儿一出生即有吸吮、吞咽等非条件反射。早产儿这些反射不一定完善,喂奶后常可发生吐奶,尤其是喂奶的量太多就更易发生。新生儿口腔和咽部较小,一次猛吸较多的奶汁,可引起呛咳、呕吐。新生儿胃容量小,一次喂哺量太多或在喂养之后立即平卧或过多翻动小儿也可以引起呕吐。奶头孔太小,小儿需要过分用力吸吮也能引起呕吐。牛奶太烫太冷,新生儿含奶头过深而刺激咽部等都可引起呕吐。

2、生理性呕吐

新生儿因食道相对较短,胃大弯起始部呈水平位,喂食过快、过慢或奶瓶呈水平均可造成吞气过多而引起呕吐。

3、感染因素

新生儿易受感染,呕吐可以是首先出现的症状。肠道感染可引起呕吐,肠道外的感染,如上感、肺炎、脐炎、皮肤感染、脑膜炎、肾盂肾炎、败血症等也可引起反射性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呕吐。

4、消化道先天因素

呕吐是此病主要症状,但随着病变部位的不同,呕吐出现时间和呕吐内容都不一样:

(1)食管性呕吐。这种呕吐是奶未进入胃之前,在食道中就反吐出来。呕吐之前没有任何先兆,常在奶未吃完就出现呕吐。吐出的奶由于未进入胃,因此吐的奶不含奶块,不混胃酸,没有酸臭味。常见于食道闭锁、幽门松弛和贲门痉挛引起的呕吐。

(2)胃性呕吐。这种呕吐是食物已进入胃后,由胃再往外吐。呕吐之前先有恶心动作。患儿躁动不安,胃内容物含有胃液,所以有酸臭味。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和胃扭转等疾病。

(3)小肠性呕吐。是小肠部位发生狭窄或小肠受到压迫而发生肠道阻塞所引起的呕吐。如果病变是在小肠上端,如12指肠部位发生阻塞,患儿常有上腹部胀,而且往往有腹胀之后才出现呕吐。呕吐内容除奶之外,还有黄绿色的胆汁;如果在小肠下端,如回盲瓣处发生阻塞,患儿腹胀就不限于上腹部,而且中腹部也腹胀。呕吐出现时间较晚,呕吐内容含有胆汁。

(4)大肠性呕吐。是大肠部位阻塞而引起呕吐。巨结肠症、直肠肛门闭锁所引起的呕吐是属于这一类。巨结肠症的患儿表现首先是便秘,几天才见排便一次,大便奇臭。由于大便排不出,腹胀愈来愈重,腹部皮肤既亮又薄,继后出现呕吐。呕吐内容物除奶、胆汁外,还可以吐出大便。直肠肛门闭锁,生后一直不排胎粪,随后腹胀,呕吐频繁。

5、咽下羊水由于分娩时婴儿吞入较多羊水、产道分泌物、血液等而引起呕吐。此种呕吐从婴儿出生后尚未进食时开始,吐出物为泡沫粘液,有时可带棕红血样粘液,一旦将咽下的内容物吐净之后,呕吐随之而止。6、药物反应婴儿因病服用金霉素、红霉素以及苦味强烈的药物等。婴儿吸吮母亲服用磺胺药、四环素、红霉素的乳汁,由于药物刺激胃肠道而引起呕吐。一般在停用药之后呕吐即停止。7、中枢性呕吐分娩时的头颅产伤、颅内出血、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都可出现呕吐,此类患儿同时可伴有和神经系统有关的症状。8、新生儿便秘新生儿出生后三至五天排便一次,便秘一久就引起呕吐,排便通畅呕吐就消失。此病多在满月后自行缓解。9、新生儿出血症因胃内出血,血液刺激胃内粘膜而引起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或鲜红色。经维生素K治疗之后出血就可停止,呕吐也随之消失。10、胎粪性便秘新生儿出生后数日,排便极少或胎粪排出时间延长,婴儿逐渐出现腹胀,继之呕吐。吐出物常为胆汁。肛门指检时,若能带出大量粘稠胎粪,则腹胀、呕吐随之消失。腹部X线检查,显肠梗阻及胎粪颗粒阴影。11、先天性肾上腺增大性发育不良生后数小时就可以出现顽固性的呕吐、腹泻及水电解质紊乱。可伴有两种畸形,女性多见于男性。小便检查可发现17酮固醇和血钾增加而血钠低等表现。12、先天性代谢疾病

呕吐是常见的最初的临床表现,如半乳糖血症、高血钙症、苯丙酮酸尿症等。

前面介绍的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其严重程度也不一样,应予警惕,医院诊查,找出原因,给予治疗。

给新生儿拍嗝,

有的宝宝喝完奶就能安静的睡着,但有些宝宝每次喝完奶反而哭闹,这个时候无论是妈妈或是爸爸,就应该给宝宝拍嗝,让宝宝能尽快赶到舒服。

新生儿需要拍嗝的原因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儿的胃部构造以及他们吃奶方式上的特点。新生儿容易吐奶的原因在于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新生儿的胃部,从正面看是横躺着的,呈不稳定状态,同时贲门部位(胃部入口)还比较松。也就是说,大人吃饭时,当食物进入胃部后,贲门会通过收缩来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新生儿的胃贲门部位还不能很好地进行收缩,从而导致进入胃部的奶汁可以比较容易地流回食道。

给宝宝拍嗝不成功怎么办?

1.如果你给宝宝拍嗝几分钟后,他仍没有打嗝,这可能说明你并不需要给他拍嗝。不过并非所有的宝宝都是如此,对有些宝宝来说,不是他不需要拍嗝,而是他很难通过打嗝排气。

2.你给宝宝拍嗝后,他没有打嗝,但是明显地表现出不舒服,这时,你需要继续坚持给宝宝拍嗝。这可能是因为宝宝尚未成熟的消化系统使空气深入了肠道,不易通过打嗝的方式被排出。所以,在宝宝打出响亮的嗝之前,你可能还是得不停地轻拍宝宝的背部,因为有些宝宝似乎只能通过打嗝的方式吐出吞入的空气。   

给新生儿拍嗝的步骤详解

给宝宝喂完奶之后,不要直接让他躺下,要记得先帮他拍打嗝。

1、拍打嗝时,手掌要呈杯状。

2、让宝宝坐在大人腿上,如果宝宝还不足4个月大,要用一只手撑住宝宝脖子,如果宝宝已经满4个月大,则用手扶住宝宝即可。

3、端坐在腿上的拍法:在拍打嗝时,一只手撑住宝宝,另一手拍打嗝,诀窍是采取由下往上轻拍的姿势。

4、直立抱肩的拍法:此方法适用于4个月大以上的宝宝,一只手将宝宝抱起,靠近大人肩膀,另一手拍打嗝,当听到宝宝嗝出声音即可。   

拍嗝的四大注意事项不能忘

1、新生儿喝30-40ml奶,就要拍嗝一次;

2、3-6个月大的宝宝,应15-20分钟拍嗝一次。拍时的力气要适中,力气太小没有作用,而力气太大则会让宝宝不舒服;

3、嗝后若仍有吐或溢奶情况,是正常的。

4、此外,关于奶嘴的选择,可依开设计孔区分后,新生儿的倒置即会自动泌出乳汁的圆孔设计为重,而、3、4个月以上的大宝宝则可以选择吸允即会喷出大量乳汁的十字孔或y字孔设计。

5、手部姿势:五根手指头并拢靠紧,手心弯曲成接水状,拍在宝宝背上时不要漏气,而拍的力量应该是能引起振动、又让宝宝不感觉疼痛。

6、多次拍打:每一餐可分2~3次来拍打嗝,不要等宝宝全部喝完才拍。遇到容易胀气、溢奶、吐奶或宝宝很饿的时候,在开始喂食之后不久就要先帮他拍打嗝,这样可有效避免胀气或吐奶。

很多新手妈妈,其实非常纠结给宝宝拍嗝这件事情。不拍吧,又担心会吐奶,拍吧,拍不出来更纠结。在给宝宝喂完奶之后,宝爸宝妈给宝宝拍嗝其实可以减少宝宝吐奶、溢奶的情况。拍嗝的目的是把气体与奶水分开,气体上升后以打嗝的方式释放出来,所以拍嗝与拍痰的手法力度不同,拍嗝的手法力度很轻柔,因为太用力扣拍会把气体和奶水一起拍出来。

欢迎收藏备用或转发给有需要的家政姐妹、亲人朋友。

妮妮母婴家电——专注高品质贴身、贴心、个性化家政服务。范围:钟点工、月嫂、育儿嫂、育婴师、早教师、家务员、老人陪护、高端管家、家电维修等。

有家政需求的朋友请直接留言到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那家医院
长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mweh.com/yssh/3731.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