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起搏器疗法,帕金森患者的希望

本文刊登于.04.29生活日报T03版

医院率先在省内开展“脑起搏器”植入手术,仅去年一年就成功实施了40多例手术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已成为困扰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10万。在人口老龄化的今天帕金森病不仅是对患者身体和心里的长期慢性折磨,也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我国40岁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一占到总数的10%。

目前,医学上仍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脑起搏器”疗法被公认为是治疗中晚期帕金森病的有效治疗方式。所谓,”脑起搏器”疗法,就是通过手术植入大脑中的电极,改善帕金森患者所产生的动作迟缓、肌肉僵直几震颤等症状,以及明显降低服药量及所产生的副作用。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超过10万名帕金森患者接受了该手术。

我国是世界上帕金森患者最多的国家,但国内开展这项手术的时间并不长。据数据统计,美国约有8%的帕金森病患者接受,”脑起搏器”疗法,而我国患者比例不足1%。因此,在技术推广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率先在省内开展“脑起搏器”植入手术且国内为数不多的拥医院之一,年医院成功实施了40多例手术,绝大多数患者在接受该疗法后,运动症状得到了全面的改善,甚至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和生活。不过,相比国内数以百万计的帕金森患者而言远远不够。目前,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给帕金森患者带来希望的“脑起搏器”疗法,我们和您一起走进医院“帕金森病治疗协作组”。”

心脏有问题,可以安装心脏起搏器,但是治疗帕金森病也能用起搏器,这个说法很多人却鲜有耳闻。

张丽(化名)是HI一名帕金森病患者,确诊已有6年时间。多年来,她一直靠吃药控制,但病情持续发展,患者痛苦不堪。医院接受了一项名为“脑起搏器”疗法的外科手术,症状明显改善,如今几乎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所谓“脑起搏器”疗法,简单地说,就是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在患者锁骨下方皮下植入一个刺激器,通过智能系统精确控制神经功能,从而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症状。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僵直、运动迟缓三大主要症状。早期患者可有易疲劳,肌肉酸痛,周身不适等症状,因为手抖动,动作慢,患者端杯子,扣纽扣,起身站直等简单动作变得困难。逐渐患者表现出写字越来越小:说话声音变低,语言含糊不清:面容呆滞流口水,无法正常交流。严重的患者几乎上市活动的能力,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痛苦,50%——80%以上患者伴有加氯、抑郁、,甚至丧失生活的信心。目前,帕金森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人群总体患病率/10万,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超过万,约占全球患病人数的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我国40岁以下的帕金森病患者一占到总数的10%。这些患者仍还在工作岗位,患病以后可能会丧失工作能力,较老年患者生活压力大,积极治疗的愿望强烈。

帕金森病的病因与遗传、环境、老龄化有关,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仍没有根治的方法,但通过采取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发主抗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可以大大减缓症状,让患者能够独立生活,且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首先对于疑是帕金森病的患者要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手都就一定是帕金森吗?动作慢就一定是帕金森病吗?不完全是!医学上,帕金病症状群包括原发性帕金森病、激发性帕金森病综合症、帕金森叠加综合症、遗传性帕金森病(综合症),而不同的类型治疗方法不同。因此,建议患者先到神经内科就诊,明确帕金森病诊断。研究表明,原发性帕金森病通过正确治疗可以保护神经元,延缓疾病的进展。

在这里,重点带大家了解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心理疏导、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及照料护理等。运动疗法中太极拳可以缓解肌张力,增加平衡能力。其他如伸展运动、游泳等也有一定效果。药物治疗最为重要,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自美多芭药物出现的30年里,药物治疗几乎是帕金森病人唯一的选择。帕金森病的传统治疗主要采用外源性补充多巴胺的药物,如美多芭、息宁等,但这种补充只是一时控制症状,无法修复神经,不能从根源上治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效果通常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一旦药物的“蜜月期”结束,患者并可能进一步加重。

随着病情的发展,药物疗效的衰减,药物并发症“开——关”现象、运动障碍、便秘等的出现,促使医生们虚报找新的治疗途径势在必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帕金森病的病例和生理学研究的进展,神经影像学、立体定向技术、微电极记录技术的进步,疾病相关靶点选择的进一步探索,黑指纹脏体细胞的移植以及基因治疗的提出,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呈现多元化发展,其中立体定向外科治疗方法的复苏和疗效提高,日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国内外大量文献证明了外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的显著疗效,手术治疗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

目前,外科治疗帕金森病大致可分为:①神经核团毁损术;②脑深部刺激术;③神经组织和细胞移植术;④基因治疗。相对其他外科治疗方式,目前最为成熟又极具有优势的是“脑深部刺激术”,也称为“脑起搏器”疗法,简称DBS。“脑深部刺激术”起源于年的法国,年,脑起搏器震颤控制疗法在美国获得通过,用以治疗原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病震颤。该技术建立在功能神经科立体定向技术、微电极导向电生理技术基础上,将极细的刺激电极植入患者脑组织深部靶核团,通过脉冲发生器释放特定频率电脉冲,对目标靶点进行电刺激,从而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症状。这项技术具有非破坏性、可塑性、可调控性等优点。可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自由的调节刺激电流的脉冲宽度、刺激频率、电流强度、刺激靶点位置等,该治疗方式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治疗功能性神经系统疾病的有效手段。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疼痛、扭转痉挛、即张力障碍等。

需要清楚的是,该疗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治疗,也不等于手术后可以不吃药,而是控制症状,减缓并发症发生,减少用药量,解决长期服药带来的药物失效和毒副作用等问题,使患者能够继续学习、工作及进行日常生活。

年,“脑起搏器”疗法正式进入中国。6年医院李新刚院长率先在省内开展该项技术。为了更好的为帕金森病患者服务,在李新刚院长率领下、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各专家、教授联合成立“帕金森病治疗协作组”,并于年引入世界顶级医疗设备(手术计划系统),向帕金森患者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诊疗服务。按照手术规范,患者术前需神经内科、外科教授组成的专家团队对于患者病情进行包括精神、意识、机能、运动等方面的评估,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方面的检查。患者的病程要求5年以上,年龄一般不超过75岁,身体机能良好者,可放宽至80岁左右,须符合原发性帕金森帕金森病的诊断切服用多巴胺类药物有效,再由神经外科的功能神经外科团队进一步开展手术治疗。一般患者术后6小时清醒后可自己摄食,3天内便可下地,一周之内就可出院。出院2-4周开机程控。

据统计,年,医院一年内就完成了40多例“脑起搏器”植入手术,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医院刘艺鸣、徐淑军)

详情请看下面原文链接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qmweh.com/yssh/1579.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