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为专科名,是诊治损伤的专科,也是古代医学“十三科”之一,亦有称为伤科或骨伤科的。中医指用推、拽、按、捺等手法治疗骨折、脱臼等疾病。
早在周代就有了专治骨折的医生,《周礼·天官》有疡医专处折疡的记载,晋代《肘后备急方》中首次介绍了用牵引等手法正复关节脱位。唐代《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的下颌复位手法至今还用于临床;《理伤续断方》中记载的揣、摸、拔伸等正骨手法和肩、髋关节脱位的复位手法,首次运用杠杆力学原理,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圣济总录》进一步总结了正骨推拿和用药封裹、膏摩等骨伤的综合治疗方法。元代豪族出现了正骨兼金镞科。明代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论述颈椎、肩、肘、髋、膝、踝等关节及髌骨脱位之正复与固定方法已相当先进。明代薛己的《正体类要》中所记述的正骨手法19条简明实用;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也记载了许多正复骨折的方法。清代《医宗金鉴》总结前人正骨手法的经验,概括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8种手法。年后,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对正骨八法进行了科学研究,又有所改进及创新,充实和提高了正骨推拿的内容和水平。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盼望着假期,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正骨推拿适用于以下几方面:
①肌腱损伤。肌肉、肌腱、韧带完全破裂者须手术缝合才能重建,但部分断裂者可使用适当的手法理筋,将断裂的组织抚顺理直,然后加以固定,可减轻疼痛并有利于断端生长吻合。②肌腱滑脱。在疼痛部位能触摸到条索样隆起,关节活动出现严重障碍,若治疗失当,可转为肌腱炎,产生粘连,对此应及早施用手法使其回纳。③各种关节的脱位、半脱位,在正骨后根据不同情况配合固定、敷药、服药等治疗措施加速恢复。④新伤骨折,对于闭合性骨折,正骨手法是治疗骨折的主要手段之一。
正骨推拿根据其作用及适应症的不同,分为正骨手法和理筋手法两类。正骨手法主要用于骨折和脱位,通过手法恢复骨与关节的正常解剖位置。正骨八法为正骨的基本方法。理筋手法主要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软组织急、慢性损伤所引起的肌肉痉挛疼痛。如拇指推揉法,掌根推揉法,虎口推揉法,指按法、提捏法等。
都市白领,长时间用电脑,经常固定一个姿势工作,肌肉劳损,椎关节错位,以至于颈椎病就像感冒一样常见。康复科专家认为,正骨推拿可以针对椎关节错位,运用手法让关节复位。但值得强调的是,手法复位并非保健按摩,专家强调,在进行手法复位时,非得要有症状、触诊和X光片三方面的诊断依据均相符合“颈椎错位”为前提,否则不懂正骨别乱来,弄坏了颈子,后果很严重。
误区一
腰酸背痛就是颈椎病犯了,找个推拿师傅按摩下白领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特别容易引起肌肉过度疲劳,颈椎失稳,造成小关节错位,继而引发腰酸背痛、手臂麻木、头晕目眩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况,大部分人会去休闲场所,让保健师按摩按摩,缓解疼痛和不适。正骨推拿疗法可以治疗颈椎病,特别是对关节错位,椎体轻度骨质增生、椎间失稳等情况有效。但在做推拿之前,必须先要排除比如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及类风湿、痛风等病症。这些疾病不能随便推拿,被称为“推拿之禁忌”。尽管颈椎病非常普遍,但作为康复科医生来说,对病情一定是需要细心分析,通常问诊、触诊之后,还要再结合包括X光片(有需要时,可做CT或MR检查),最后作出准确定位。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误诊误治。
误区二
抽空去做个按摩,左扳右扳三五分钟搞定“正骨推拿跟下水游泳一样,需要先热身。没有可能患者一上来就给他做手法复位。”段俊峰教授说,“通常正骨推拿的复位要分四步走,最先应该考虑肌肉的放松。”在复位的时候,一定先放松痉挛的肌肉群。特别是在复位的过程中,遇到某些肌肉紧张,要用放松肌肉的手法,比如痛点按摩,揉、擦、捏等软组织充分放松,然后才将患者颈椎调整到有利于关节复位的姿势,或转动颈椎将其“摇正”,或侧屈颈椎将其“扳正”,正骨过程中,一定是“动中求正”。如果上来就是左扳右扳,急于求成,万一判错方向,粗暴复位,很容易发生意外损伤而加重病情。
误区三
给颈椎关节复位时,一定要听到关节“咯咯”作响,才算放心。无论休闲还是康复,很多人在做推拿按摩时都对“咯得”声音上瘾。不听到关节活动时的“咯咯”声,就觉得自己错位的关节还没复位。段主任说,其实,我们在做颈椎关节的手法复位时,一般是将患者的头部转到最大角度时,稍加有限度的“闪动力”(突然加力),就可使错位的关节复位,在操作中有时可听到关节复位的弹响“咯咯”声。所以,并不是每一次复位都一定有关节“咯咯”作响,并不盲目追求这一响声。同时专家表示,青壮年患者可以用轻巧的“闪动力”复位,青少年和老年人则不宜用“闪动力”,而是将复位的动作反复做-3次,缓慢复位,在缓慢复位过程中,可能就没有这个关节弹响。
误区四
颈椎病犯了,只做推拿,其他的辅助治疗都不考虑一旦人体颈椎小关节错位,就会有症状显现出来,比如头晕、四肢麻木、肩背痛等,单单只做正骨推拿,只是让关节复位,并不能彻底让椎关节问题,一定还需要结合其他的辅助方法,比如理疗、针灸、中医中药等,一系列的综合治疗,既能治骨又能治软组织,才能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
正骨推拿手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是矫正骨伤科疾病的一种推拿疗法,一般分为正骨手法和推拿手法两类,在治疗骨折,脱位主要应用正骨手法,治疗软组织损伤则主要应用推拿手法,而在临床中两者相互配合使用。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提出了正骨推拿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而在临床关节脱臼错位和骨折移位应用中则习惯用正骨复位八法:牵,接,卡,挤,分,旋,端,靠。骨伤科疾病包括:脊柱关节半脱位疾病,四肢关节脱位,骨折,软组织损伤。
引起身体亚健康和多数的关节疼痛疾病的病因是关节半脱位,尤其是脊柱疾病,为一个或者多个椎体关节半脱位。在这里脊柱椎体半脱位又是一个单独的学科,是新型的一个中西产物,因为脊柱椎体半脱位的复位手法是西医解剖学和中医正骨开合原理相融合的一个方法,古代的中医称我们的脊柱为龙脊,可见脊柱在人体中的重要性,龙脊是不能够随便调整和移位的,所以在一些医书中调理按摩脊柱只有几个简单的手法,一个是放松状态令患者呼气时向上推或向下推脊柱,为呼气推脊柱法;一个是向下推按法,中间向下按压或者两侧向下按压,为瞬间按压复位法;另一个是牵引复位法,双足颤抖法,背法。我查阅了一些有关正骨方面是书籍,融会了百家之长,最终才了解了整个脊柱,中医正骨最终目的为归一。
整骨复位手法的治疗原则和注意事项。
治疗原则:
诊断要清,病因要明,手法要准,用力要稳,渗透到骨,先开后合,目的归一,松开筋膜,打开骨节,循序渐进,找好支点,杠杆原理,借力发力,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宁不及勿太过,以顺中线(脊柱归一线)挪椎体为重点,以三点定一直线,以三个椎体的圆润弧度为准;复位目的为关节减压。
正骨复位三要素:
1.方向:错位的方向,治疗的方向;.力度:骨质的疏松柔韧度,钙化增生粘连度,弧度曲线和相对的平衡度,治疗时按压的力度和挪移骨的力度;3.范围:关节活动的安全范围和最大范围。
一.首先在治疗前要掌握正骨的禁忌症,以及手法中的注意事项。
(一)手法的禁忌症:
1.急慢性感染,如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脓肿,疖肿,骨髓炎,骨结核,滑膜结核,关节结核。.传染病,急性肝炎,猩红热,麻疹等。3.急腹症,如肠梗阻,溃疡穿孔,阑尾炎,胰腺炎,腹膜炎。4.肿瘤,良性肿瘤手法刺激易恶变,恶性肿瘤手法刺激易转移。5.其他疾病,急性损伤性血肿,诊断不明的脊柱损伤,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血液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的皮肤病,皮肤破损,孕妇,以及不能与医生配合的精神病患者等。6.一般情况65岁的病人慎用手法,70岁以上的尽量不用整骨手法治疗。
(二)手法治疗的注意事项:
1.要选择好适应症并熟悉禁忌症。.对一些精神紧张,思想有顾虑的患者,要事先讲明手法的作用和道理,互相沟通,以得到患者配合。3.手法治疗时要选择好体位,舒适放松。4.治疗室环境安静,空气流通,温度适宜,清洁明亮。5.医者保持手的清洁卫生,常剪指甲。6.患者治疗前要排空大小便,治疗中要宽衣松带。7.治疗时医者要精力集中,做到“心无外慕,势若擒虎”,同时要随时观察患者表情,有无痛苦和不适,随时调整手法力度和体位。8.手法操作要稳,准,轻,柔,步骤分明,层次清楚,轻重适宜,刚柔相济。9.对于年老体弱,骨质疏松,关节异常僵硬者,手法要加倍小心,,以免造成损伤。10.手法要灵活综合运用,皮肤嫩的地方垫一毛巾,预防擦伤皮肤,多汗者预防滑伤。11.正骨后三天平卧硬板床,十天禁止腰部扭转,搬重物,保养0天,保暖。1.在保养的0天内出现疼痛不适症状及时治疗。13.腰椎治疗期间10天内禁忌三个动作:旋转腰部,扭转腰部,拖地。14.正规的正骨床,高度和宽度要适中,软硬度要适宜。
版权声明:
1、本文来源于网络,转编/马雪强。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请谨慎尝试。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怎样治白癜风北京白癜风医院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