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定位技术引导肉毒毒素治疗脑瘫患儿踝跖
目的
比较电刺激定位技术与经验定位引导肉毒毒素A(BTX-A)注射治疗脑瘫患儿踝跖屈肌群痉挛的临床疗效。
方法45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电刺激定位组23例,经验定位组22例。2组接受BTX-A注射后3d,开始进行10d物理治疗,之后改由家长在家治疗。
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d、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进行以下评定:①踝关节被动活动范围(PROM);②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③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④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D、E项评分;⑤步行速度。
结果2组患儿的PROM、MAS评分、CSS评分、GMFM评分和步行速度,在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PROM、CSS评分在治疗后3d、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评分在治疗后3d、2个月、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GMFM评分在治疗后2个月、3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速度差值在治疗后2个月、3个月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电刺激定位技术较经验定位引导BTX-A注射结合物理治疗能更好地缓解脑瘫患儿踝跖屈肌群痉挛,提高患儿运动能力。
作者:徐开寿,燕铁斌,麦坚凝出版源《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8(9):-来源:维普
WeAreProfessional!我们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白癜风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