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家长都有类似这样的问题反复咨询医师,
毕竟现在儿童的用眼强度非常大,
小学阶段的近视率每年节节攀升,
学校和家庭都对这方面越来越重视。
那么,
如果孩子真的近视了,
是否还能恢复到之前的视力呢?
20年前,上海小学毕业生发展成为近视眼的,仅为“个例”;但如今,上海刚入学6-7岁儿童的近视患病率已接近10%,三、四年级10岁左右的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超过50%。据统计,大部分在6-10岁发生近视的青少年,其18岁成年前会发展成为高度近视眼(高于度)。
而1%至2%的高度近视在中年以后会发展成病理性近视,中国至少有一千万以上这样的患者,它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可怕的是,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家长对此并不重视。相比于奥数培训班、英语提高班、小升初择校,给孩子戴上一副厚厚的眼镜,根本不算事儿。
大数据显示,青少年近视后每年的度数增长幅度在75度左右,因此,6-10岁段发生近视的青少年,成年后绝大部分会发展成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更容易患黄斑变性、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等眼底病变,这些眼病不仅会带来严重的视力损害,还有可能导致不可逆的低视力或盲,而这种情况,眼科医生们认为是“灾难性的”,不能通过光学或手术解决。
近视问题需要从小就注意,很多家长可能还有一些知识上的盲区,育果特地请上海百汇医疗眼科专家周鹏医生为各位家长答疑解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孩子的近视问题。
周鹏医师
百汇医疗眼科专家
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美国Doheny眼科研究所访问学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学组委员,美国眼科学会国际会员。
真假近视傻傻分不清楚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近视人数和发病率居世界第一,近视的总数达到4.5亿左右,而其中一个因素是很多家长在尚没有区分清楚孩子是否真的近视前,就盲目的给孩子带上了眼镜,直接导致了孩子原本可恢复正常的假性近视变成了真性近视。如何区分真假性近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眼睛能够看近或看远的事物都要多亏了我们眼睛里的一个部位——睫状肌。当我们看远的事物的时候,睫状肌就会放松,眼睛里面的晶状体就会变得扁平,远处的光线就能聚焦到视网膜上了;而当我们看近的东西的时候,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得凸起,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近处的物体成像聚焦到视网膜上。
什么是真性近视?
真性近视是眼球变长了,每延长1mm,近视增加度,是不可逆的。
什么是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指睫状肌长时间收缩、痉挛,一时间无法放松。通过药物或物理治疗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睫状肌放松下来后,假性近视就会消失。
如何鉴别真假近视?
周鹏医生建议,若发现孩子视力下降,医院检查,一般18岁以下的青少年以及儿童需要散瞳验光,使用滴眼液将睫状肌麻痹,之后再验光测定眼睛的度数。如果散瞳后仍有近视,很可能就是真性近视了。如果散瞳后近视度数消失,则为假性近视。
别让孩子的假性近视成真
假性近视通过积极的治疗,还是有可能让孩子恢复至正常视力的。在了解治疗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假性近视会有哪3方面的表现。
其一,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当孩子看远处时会显得模糊,检查时发现远视力一般会>0.6而<1.0,近视力则显示为正常。
其二,视力不稳定
视力无法稳定,休息一段时间可能会好转,一旦过度用眼时可能又会出现视力下降的情况。
其三,治疗效果不稳定
一般假性近视用药后视力可以得到恢复,但停止治疗或是过度用眼后又会出现近视的状况。
遵医嘱治疗
若带孩子去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后确诊为假性近视,是不需要佩戴眼镜的。(8岁以下的小朋友可能需要使用1%阿托品眼用凝胶散瞳)。请遵医嘱给孩子用药,并带孩子定期就医复诊。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注意用眼卫生及用眼习惯,无论是写作业还是看书请坐姿端正,做到“3个1”:手指持笔距离笔尖1寸,眼睛距离书本1尺,胸部距离桌子1拳。
减少视近负荷
建议孩子一次连续近距离用眼时间在45分钟左右后休息10分钟左右并眺望远方,让眼睛得到放松,这也是课间休息时间为10分钟的原因之一,为了让学生眼睛得到适度的休息。
使用电子产品不超过30分钟
科技日益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随之而来的弊端就是更多的孩子患上了近视,因此使用电子产品30分钟后就需稍作休息。
坚持户外活动
有效的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最好方法,每天带孩子坚持户外活动2小时以上即可防治近视。
感兴趣的家长,请戳以下视频,听百汇医疗周医生的详细解说。↓
同时,我们也在这里介绍一种缓解近视的方法
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说过角膜塑形镜(ok镜)
这是一种夜晚佩戴,白天摘除的隐形眼镜
长期佩戴可以抑制近视的发展
关于OK镜
要特别划重点的是:
这种镜片医院
由专业的医生指导验配才可以验配哦
而且由于每个人的眼球情况都不相同
镜片也以定制的形式居多
关于具体的验配内容和详情
可以长按识别下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