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医患上骨质疏松怎么办哈尔滨市中
秋天养多肉 http://www.teyulian.com/tlxx/4764.html

患上骨质疏松怎么办?

医院骨科副主任吴迪解读骨质疏松的防治

骨质疏松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说是一种常见的骨病。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则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进而导致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可导致关节疼痛、畸形与活动功能障碍。那么,有哪些有效的措施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呢?医院骨科副主任吴迪和您聊聊骨质疏松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相关话题。

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病因

特发性(原发性)

绝经后、老年性。

继发性

内分泌性;

妊娠、哺乳;

营养性;

遗传性;

肝脏病;

肾脏病;

药物性;

废用性;

胃肠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其他原因。

临床表现

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

(2)血甲状旁腺激素

(3)骨更新的标记物

辅助检查

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①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②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是骨折的预测指标。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根据美国最新的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制定的治疗指南规定,以下人群需进行骨密度的检测:65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这类人群仍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如有骨质疏松症存在则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存在1个或1个以上危险因素、小于65岁的绝经后妇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需根据BMD测定值来决定治疗的妇女;长期激素代替疗法的妇女;轻微创伤后出现骨折的男性;X线显示骨质减少的人群以及存在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诊断

绝经后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状旁腺功能等疾病

鉴别诊断

骨软化症

(1)维生素D缺乏所致骨软化症则常有血钙、血磷低下,血碱性磷酸酶增高,尿钙、磷减少。

(2)肾性骨病变多见于肾小管病变,如同时有肾小球病变时,血磷可正常或偏高。由于血钙过低、血磷过高,患者均有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骨髓瘤

典型患者的骨骼X线表现常有边缘清晰的脱钙,须和骨质疏松区别。患者血碱性磷酸酶均正常,血钙、磷变化不定,但常有血浆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增高及尿中出现本-周蛋白。

遗传性成骨不全症

可能由于成骨细胞产生的骨基质较少,结果状如骨质疏松。血及尿中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均正常,患者常伴其他先天性缺陷,如耳聋等。

转移癌性骨病变

临床上有原发性癌症表现,血及尿钙常增高,伴尿路结石。X线所见骨质有侵袭。

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多在扭转身体、持物、开窗等室内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明显较大的外力作用,便可发生骨折。骨折发生部位为胸、腰椎椎体、桡骨远端及股骨上端。

治疗

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1,mg,绝经后妇女每天1,~1,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U/天。

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1)激素代替疗法激素代替疗法被认为是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选择,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是激素代替疗法可能带来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

(2)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该类药物在某些器官具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

(3)二磷酸盐类二磷酸盐类是骨骼中与羟基磷灰石相结合的焦磷酸盐的人工合成类似物,能特异性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并增加骨密度,具体机制仍未完全清楚,考虑与调节破骨细胞的功能以及活性有关。

(4)降钙素降钙素为一种肽类激素,可以快速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缓慢作用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具有止痛、增加活动功能和改善钙平衡的功能,对于骨折的患者具有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二磷酸盐和雌激素有禁忌证或不能耐受的患者。

(5)维生素D和钙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和骨的矿化,活性维生素D(如罗盖全、阿法骨化醇)可以促进骨形成,增加骨钙素的生成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服用活性维生素D较单纯服用钙剂更能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椎体和椎体外骨折的发生率。另有维生素D和钙的联合制剂可供选择,治疗效果比较可靠。

(6)氟化物氟化物是骨形成的有效刺激物,可以增加椎体和髋部骨密度,降低椎体骨折发生率。每天小剂量氟,即能有效地刺激骨形成且副作用小。

(7)甲状旁腺激素促进骨形成,应用不超过24个月。

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

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骨折后相关并发症,骨质疏松症虽不能完全预防,但给予一定的预防措施,如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锻炼等,能在很大程度减轻骨质疏松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

预防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磷高的食品,如鱼、虾、牛奶、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杂粮、绿叶蔬菜等。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二级预防

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

三级预防

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雌激素、CT、Ca),促进骨形成(活性VitD)的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给予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中药治疗骨质疏松

肾阳虚型

素体阳虚或年老肾亏,温煦失职,骨髓生化无源,宜以补肾壮阳,强筋健骨为主。研究表明,补肾壮阳类中药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刺激成骨细胞增殖、抑制破骨细胞成熟的作用。

推荐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熟地黄、附子(制)、肉桂、山药、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等;中成药:如续断壮骨胶囊、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等。

脾肾阳虚型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虚不健,气血生化无源,则精亏髓空、骨髓失养,四肢痿废,宜补益脾肾,强筋壮骨。研究表明,补肾兼顾健脾以温补养气血,有助于增强脏腑功能,增加肠道钙、磷吸收,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整体改善骨代谢。

推荐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合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等;中成药:如仙灵骨葆胶囊、金天格胶囊、续断壮骨胶囊、恒古骨伤愈合剂等。

肝肾阴虚型

肝藏血,肾藏精,肝血不足则精失所养,肝肾精亏,宜滋补肝肾,填精壮骨。研究表明,补益肝肾类中药有助于维持骨髓造血微环境,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

推荐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加减:熟地、山茱萸肉、丹皮、泽泻、山药、茯苓等;中成药:如恒古骨伤愈合剂、金天格胶囊等。

血瘀气滞型

年老体衰或外伤闪挫,致气血运行不畅,骨失血养,宜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可改善骨组织的血流状态,促进骨骼代谢和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减轻疼痛等不适。

推荐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灵脂、香附、牛膝、地龙等;中成药:如恒古骨伤愈合剂、续断壮骨胶囊等。

吴迪(骨科副主任)

吴迪,医学硕士,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黑龙江省青年名中医。

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科分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学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小针刀学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推拿学会常务委员,哈尔滨市手法学会骨伤分会会长。省创伤学会常委,省运动医学学会委员,市运动医学专家组成员,市足踝外科专家组成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骨折,创伤及关节置换手术,小针刀治疗各种慢性疾病。

供稿:吴迪

责编:王美淇

制作:宣传科

医院

医院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mweh.com/kfyy/10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