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廷文博士脑瘫所致的姿势异常与视力损伤
湖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news/a_5341557.html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症。

对于脑瘫这种可怕的儿童疾病,大家都对其危害都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们邀请任廷文博士为我们介绍姿势异常、视力损伤两种危害。

01、对脑瘫所致姿势异常的介绍

小儿脑瘫姿势异常的主要表现为紧张性颈反射姿势。紧张性颈反射姿势是指头部位置变动时,反射姿势影响四肢肌张力、眼球位置。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可分为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与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

(1)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该姿势在新生儿出生后1周后出现,在出生后2~3个月表现明显,正常儿童会随着上位中枢的控制而逐渐消失,若3个月后仍然持续存在则为异常;

(2)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姿势:出生后6个月的婴儿仍存在该情况则为异常。

(3)偏瘫姿势:患儿常表现为一侧肢体运动,另一侧肢体废用的情况,出现左右肢体明显的不对称;

(4)角弓反张姿势:患儿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头背屈;

(3)舞蹈样手足徐动姿势:患儿表现为不自主的动作,其运动常以舞蹈的形式或扭动的形式,不间断地出现。同时患儿的运动外观呈现持续而松散姿态。

02、脑瘫所致视力损伤的内容介绍

一、斜视从其机制上分为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是两眼球运动无共同性,在注视方向上因眼球偏位的程度而有差别,但基本为眼肌麻痹。脑瘫患者大部分为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为两眼球运动有共同性,当眼球向右看或向左看时,虽然注视方向不同,而无眼球偏位程度上的差异。

二、外斜视在脑性瘫痪患者中多为恒常性外斜视,即经常多处于外斜视状态。

恒常性外斜视和间断性外斜视比较多见,表现为两眼视功能不良,常看到一眼或两眼视力不良的情况。交替性上斜视也较为多见,脑瘫患者中也有内斜视、外斜视合并呈稍复杂症状者。

三、痉挛型脑瘫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眼球位置异常。

在对脑瘫患者进行治疗时,调节性内斜视以屈光调节为主(即眼睛矫正),其他斜视者应考虑手术治疗。虽然脑瘫斜视的患者可以通过治疗外观得到矫正,但对两眼视功能的改善并不充分。在婴儿或幼儿时期及时治疗可得到短期治愈,但斜视合并弱视者的治疗难度较大。

任廷文博士

从事医疗工作20余年,在临床神经解剖、结构和功能性神经影像和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方面均有较高造诣,在神经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至今带领团队施行手术近例。

擅长:脑瘫、难治性精神病(强迫症、焦虑症、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锥体外系疾病(帕金森病、扭转痉挛、原发性振颤和抽动秽语综合征)和成瘾性脑病等的现代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qmweh.com/jtzz/15187.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