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蛋的忧伤,后果的真的很严重哦
睾丸扭转是什么?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是睾丸沿精索纵轴旋转导致的睾丸血流终止。
睾丸扭转有两个高峰期:围新生儿期和青春期,其中16~17岁最多见。除两个高峰期外,睾丸扭转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为什么会发生睾丸扭转?
先天性因素:
解剖学上将睾丸扭转分为三种:鞘内型、鞘外型和睾丸系膜型。
(1)鞘内型临床常见,高发年龄为12一18岁。它与先天性异常有关,鞘膜在精索上向上延伸,不仅包裹睾丸和附睾而且向上包裹精索,使睾丸不能固定于阴囊,睾丸和上方的精索形成“钟摆样”结构而易发扭转。
(2)鞘外型少见并发生于围新生儿期,约占10%,并常造成睾丸丢失。常认为与鞘膜、阴囊壁未充分粘附有关,精索、鞘膜及其内容物会一起发生扭转,扭转常发生在外环口处。病理妊娠和经阴分娩可为其诱因。
(3)睾丸系膜扭转是一种罕见类型。扭转发生于睾丸顶部与附睾之间的组织,与先天性睾丸系膜过长和附睾与睾丸结合不全等有关。
另外睾丸发育不良、睾丸下降不全或隐睾也是发生睾丸扭转的解剖学因素。
后天性诱因:
如季节、剧烈运动、外伤、环境温度的改变等导致精索过度活动、痉挛与提睾肌不规律收缩也是引起睾丸扭转的重要因素。
睾丸扭转会造成严重后果吗?
睾丸损伤的原因一是缺血本身造成的非特异性损伤,二是睾丸再灌注损伤。在大鼠实验中已经发现,扭转睾丸复位后,扭转侧和对侧睾丸发生生殖细胞特异性凋亡,凋亡程度随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加。睾丸扭转后患侧睾丸生殖细胞的死亡和双侧生殖细胞的凋亡可能导致生殖细胞数量的下降,并可能致不育。
睾丸扭转的表现是什么?
最一致的病史特点就是出现症状时间较短,症状常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变得严重,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呈间歇性或持续性,可向下腹部或腹内侧放射。
如何治疗睾丸扭转?
睾丸扭转的治疗关键是尽早恢复受累睾丸血流。目前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和手术。
(1)手法复位
由于提睾肌在精索上呈斜行分布,睾丸扭转常自外侧向中线旋转。而将患侧睾丸向外侧旋转,可以成功解除扭转。但是手法复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原因一是并非全部睾丸都从外侧向中线方向扭转,二是操作者不能确定精索是否完全复位。手法复位中若不能准确判断扭转的方向和度数将会加重和延误病情。手法复位成功时,会出现疼痛消失、睾丸下降至正常位置,血流恢复并常呈血流信号多于对侧的特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手术复位可取得较好效果。
(2)手术
手术复位后,最常用的睾丸固定方法是将白膜与肉膜缝合,也可以将睾丸置于肉膜囊内。前者操作简单,但是对睾丸的损伤也大。而后者由于睾丸扭转患者多在青春期,睾丸大小接近成人,单纯通过止血钳分离肉膜不能满足睾丸容积,尚需要牵引器等分离、扩大,分离中容易损伤血管、出血。因此这种方法的技术要求更高、花费时间更长。扭转后对侧是否需要固定尚存在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影响睾丸预后的因素主要为从发病到救治的时间,而患者常因认知程度不高或不够重视导致延迟就诊。因此睾丸扭转相关知识的科普教育以及发病后及时就诊,将提高睾丸的挽救率,减少严重后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际青,张小东.睾丸扭转诊治现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5(01):61-64.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