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方药心悟名老中医临床经验

王益谦

王益谦,男,年3月生。医院副主任医师。

●最推崇的医家:张仲景、张景岳、叶天士、尤在泾、王孟英。

●必读的中医书籍:《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心典》、《神农本草经》、《温病条辨》、《温热经纬》、《医方集解》、《类证治裁》。

●治学格言: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不泥古,锐意创新。

●行医准则:忠于患者,推己及人,不务虚荣,不求发家。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百日咳、偏头痛、小儿眨眼症、小儿复发性腹痛。

●最擅长应用的药物:白芍、全蝎、罂栗壳、麻黄。

●最擅长应用的方剂:柴胡桂枝汤、景岳化肝煎。

1、白芍

主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症疼痛;小儿复发性腹痛、胃痉挛疼痛、痢疾腹痛等。其疼痛呈发作性,手按痛减。

禁忌:实证、寒证不宜用。

配伍:

*****配甘草、川芎、蜈蚣,治偏头痛;

*****配甘草、蜈蚣,治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症剧烈疼痛;

*****配乌梅汤,治小儿复发性腹痛;

*****配甘草、桂枝、高良姜、香附,治胃痉挛疼痛;

*****配甘草、黄芩、山楂,治痢疾腹痛;

*****配全蝎、甘草、天麻或蜈蚣,治小儿眨眼症;

*****配甘草、桂枝、生姜、大枣,治肠痉挛腹中急痛。

用量:最大用量30~50g。

2、罂粟壳

主治:干咳,咽喉不适,咳嗽频作,其咳声发自咽喉。急性者咽喉充血或咯出点状粘痰,从无满口之痰咯出;慢性者呛咳迁延数月或经年,咽喉或充血或不充血,但肺无实质性病变体征。对此诊为喉源性咳嗽,前者在利咽润喉,不效时再加罂粟壳服3剂即能控制咳嗽;后者每配麻黄各等分,二药一散一敛,一开一合,涩不敛邪,散不失控。

禁忌:伤风早期,常咽喉不适、干咳无痰,肺炎、肺癌胸腔积液不宜用,误用导致闭锢邪热与痰,掩盖症状。

配伍:配诃子镇咳,配麻黄等分取其相反相成。

用量:3~8g。

3、全蝎

主治:小儿痉咳,但不限于百日咳,临床上咳嗽缠绵,呈阵发性、咳时连声不断,喉有痰鸣,甚则作喘、作呕等;顽固性偏头痛(类似血管痉挛性头痛);小儿眨眼症;小儿癫痫症;

指征:出现气管、血管、神经痉挛样症状。

禁忌:阴虚肝阳旺盛、邪热炽盛以及久虚之体、胃虚体弱者不宜,误用后易于劫阴动阳,伤胃动呕等。

配伍:

*****全蝎3g(先入),配生麻黄1~3g、天竺黄5g、葶苈子10g、黄芩10g,僵蚕6g、黛蛤散10g,治小儿痉挛性咳嗽、痰不易咯;

*****全蝎3g(入煎),配蜈蚣3条,川芎20g、白芍30g、甘草6g、钩藤15g,治顽固性偏头痛;

*****全蝎5g,配天麻5g、钩藤10g、石决明15g、蜈蚣1条、白芍15g、甘草4g,治小儿眨眼症;

用量:入煎剂,2~3g;粉剂吞服0.5~1.0g。

4、麻黄

主治: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感冒初起,剧咳无痰,用金沸草、杏苏散等不效时;成人咳喘,或气管炎早期剧烈干咳无痰;风寒表证无汗或少汗。

禁忌:心功能不全或心跳过快时不宜使用;高血压病患者及阴虚肝阳偏亢者不宜使用;气血亏虚、体弱多汗、血虚等不宜使用。

配伍:

*****麻黄1~3g,配杏仁5g、甘草3~5g、苏子10g、射干5g,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热喘加鱼腥草10~15g、金养麦10g、炒地龙6g、莱菔子6g、黄芩10g;寒喘配五味子3g、细辛1~2g、干姜1~2g、射干5g;

*****生麻黄5g,配五味子5~6g、金沸草15g,治成人感冒初期咳嗽剧烈者;热喘加黄芩10~15g、鱼腥草20g、连翘10g、甘草5g、桔梗5g;

*****炙麻黄5g,配御米壳5g,治久咳不已。

用量:成人量3~10g。

5、柴胡桂枝汤

组成:柴胡、桂枝、白芍、甘草、黄芩、半夏、生姜、大枣。

主治:热性病的寒热稽留不退,汗出不畅,头痛口渴等。在发热4~5天,日哺时先不同程度的畏寒,继之发热或高热达39℃以上,天明热减,不甚口渴,苔白或薄黄,脉数,或伴胸满。尤以临床常见的发热即使用抗生素、激素,之后热退复热者,服之必定有效。凡适用本方者有以下特点:血象变化不大;肥达反应阴性;抗O、类风湿因子阴性;无器质性病变;发热时大都伴有畏寒。

禁忌:以下诸证慎用:属于太阳经表证发热无汗,头痛身疼而无少阳经证者;邪已传里,发热口渴烦躁者;肺有实质性病变。

体会:本方证邪在太阳少阳两经,虽然发热时间较长,但不离畏寒,说明邪未离太阳经;入晚发热,天明热减说明邪入少阳经。方书云:有一分恶寒有一分表证,西药抗生素对此无作用。本方既有轻度发散,调和营卫的作用,更有和解功能。

6、景岳化肝煎

组成:白芍、山栀、青皮、陈皮、丹皮、泽泻、大贝母。

主治:肝郁气滞化火,出现肝木侮土或木火刑金、肝气入络等证。表现为足厥阴肝经循行部位的证候,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

禁忌:对于肝经寒证者不宜使用。

体会:掌握有无肝郁及肝经病变史。值得注意的是木火刑金,往往主诉失音或久经咳嗽,但治肺无效,转而治肝获效。曾治徐某,女,57岁。三年前因丧夫悲痛,加之家庭纠纷,突然失音,说话但见唇动,而难出声音,每每只能以手势代语。87年来院求治,曾在外院五官科、神经科诊为功能性失音。其时诊得苔薄黄腻,舌质红,口干,脉弦。此因暴怒伤肝,悲哀伤肺,肝火灼金,痰凝肺络所致。拟景岳化肝煎加昧:白芍10g、贝母6g、青皮6g、陈皮6g、泽泻10g、山栀10g、丹皮8g、连翘10g、蝉衣5g、射干8g、木蝴蝶5g、夏枯草15g、柴胡8g。复诊:服药4剂,症状减,舌能掉动,原方去夏枯草、泽泻,加瓜蒌30g、丹参15g、赤芍10g。服6剂,喉间已能发音,继以养肺滋阴3剂,说话完全恢复正常。

图书信息

图书名称:方药心悟:名老中医处方用药技巧

图书作者:黄煌主编

出版公司: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4月

版权申明

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转载请注明:http://www.qmweh.com/jtzz/10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