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4个节气的最后一个,大寒驾到,必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节气歌唱完,瞟一眼桌上的台历,才发现,已经来到了今年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这个时节,农民在地里忙于积肥堆肥,为开春做准备,孕育来年的新生活。

更重要的是,春节真的要来啦!于是乎,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贡品,同时还要腌制腊肉、腊肠等各种年肴……忙得不亦乐乎!

大寒习俗

古时人们将大寒分为三个阶段,大寒后每5天为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鸡乳。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

第二阶段:鸟厉疾。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

第三阶段:水泽腹坚。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农历),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消寒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24节气已经过完,可知这24节气究竟是用来干嘛的?

要全年舒坦,你的生活安排就得跟着天地之气来,什么时候吃什么,怎么吃,睡多久,怎么睡……我们聪明的祖辈们总结了一整套系统,叫做24节气,来指导农事和生活。显然,现在很多人对这些越来越淡薄,记不全节气,当然也就更记不住每个节气生活方式该做出怎样的调整,但是有一点,却仍然还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冬令进补!

大寒作为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大补时节,姑且不管前面的23个节气,你是否足够顺应天地好好待自己,至少应该在大寒的这15日中,好好补一补。

大寒4素

有人肯定在嘀咕了,“既然补很重要,那我直接买补肾益脾的药来吃不就好了?”药补固然是一个方法,但是却并不被提倡,毕竟是药三分毒,没有达到病症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采用,还是来点食补吧。

大寒节气虽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日后却也渐渐转暖,此时进补,应该荤素搭配!既要吃一些能补充营养的高蛋白食物,如羊肉、牛肉等;也要多摄入一些蔬菜,如萝卜、白菜等,饮食要慢慢向清淡过度。这样不仅可以为春天的清淡饮食打好基础,又为冬天的养生做好扫尾工作。

所以,大寒宜多食用以下4种蔬菜。

冬吃萝卜赛人参

冬天若是上火,出现嗓子疼、鼻塞等症状,可以适当吃点白萝卜来缓解症状。此外,白萝卜中还含有木质素和多种酶,有一定的降血脂、软化血管、稳定血压等作用;其富含的矿物质可以帮助人体提高免疫力,预防冻疮等疾病的发生。

白菜.全才蔬菜

冬天吃惯了鱼肉膏腴,会很油腻,这个时候吃点白菜,可以帮您远离高脂肪,并可以帮助疏散、平衡体内的热,尤其适合燥热体质、喉咙痛的人士。

过敏或虚寒体质的人,不适合大量单吃生冷的白菜和泡菜,可以加点姜丝或是茴香、肉桂一块炖煮,中和白菜的寒性。

冬笋.蔬中一绝

富含多种蛋白质和氨基酸,搭配各种肉类烹饪,不但味道更鲜美,还可以清热解腻。此外,它还富含膳食纤维,有助消化。宜做炖肉类的配菜。

干黄花菜.健脑菜

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能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疗效,具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功效。改善烦躁焦虑促进睡眠,可食用黄花合欢汤。

大寒养生做到“两不”

不伤阳气

外出“全副武装”,尤其注意足部保暖,因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寒冷时节要加倍呵护双脚,加强脚部运动,平时外出尽可能步行。还可在室内做原地跑步锻炼,直到全身发热,手脚温暖。每天睡前坚持用热水泡脚。

不损阴津

大寒节气正是最干燥的时期,白天平均空气湿度一般低于50%,有时室内湿度甚至只有30%左右。如果室内常开暖气或者空调,除了注意经常通风之外,最好可以使用些空气加湿器之类以提高空气中的湿度,晚上睡觉如果用电热毯,也尽量不要开过夜或开太热。尽可能增加饮水量,不要等口干后再喝水。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后,都要喝一杯温水。洗澡前后最好也各喝一点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分。

大寒时节,切忌运动过量,出汗太多,避免阳气随汗液而出,受到损伤。所以,不妨做做瑜伽。

瑜伽之莲花逍遥式——桩势要点坐在铺着瑜伽垫的地上,把右腿向身体右侧伸直,左腿弯曲平放在地面上,左脚心贴在右大腿的内侧,然后身体向弯曲的左腿方向扭转,右手去抓右脚尖(刚开始练习者可将手臂放在大腿上),左手臂向天空方向伸展,使身体尽量保持在一个平面内。此动作完成后交换左腿进行。

大寒的日常5招

1、勤开窗防冬季“缺氧”

每到冬季,有些人就会感觉呼吸不畅,感冒次数增多,甚至会出现嗜睡、反应迟钝、疲劳乏力、精神不振、胸闷、气短、头痛等症状。这与换季时人们对外界的反应有关,但另一个重要诱因是冬季氧气供应不足所致。

2、温水刷牙

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若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长久会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甚至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等病症。因此用3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含漱,有利牙齿健康,还利于清除齿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达到护牙洁齿、减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3、冷水洗脸

冬天,面部皮肤由于气温低的刺激,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用热水洗脸,当时会感觉温暖,一旦热量散失,毛细血管又恢复原状,这样一涨一缩,易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而晨起用冷水洗脸,顿时就有头清眼明的感觉。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弹性。其冬令保健作用还在于: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者亦有益。当然,冷水温度不能太低,以略高于10摄氏度为宜。

4、热水泡脚

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

5、巧防静电

由于摩擦起电的时间极短,所产生的电流量很小,因而静电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生命危险,但静电对人体健康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刺激人体皮肤,使皮肤水分减少,皮屑增多,造成皮肤干燥、刺痒。静电积累会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各脏器,特别是心脏的生理过程及正常传导,引发心脏室性早搏和心律失常。

要防止静电的发生,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室内要勤拖地、勤洒些水,或用加湿器加湿。秋冬尽量少穿化纤类衣服,内衣、被套、床单等一定要选用纯棉制品或真丝制品,外衣面料如果是化纤织物的,可使用抗静电洗涤剂洗涤。同时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以消除人体表面积聚的静电荷。梳头最好选用木质梳子,发现头发无法梳理时,将梳子浸入水中片刻,等静电消除之后,便可以将头发梳理服帖了。

长按指纹识别







































沈阳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怎么预防



转载请注明:http://www.qmweh.com/jbxj/1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