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又称胸椎小关节错缝,包括胸椎关节突关节、肋椎关节(包括肋骨小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失衡和小关节滑膜嵌顿。
胸段脊柱因有胸廓的其它组织加固,比颈、腰段脊柱稳定,故损伤错位的机会较少。但胸椎间盘及其椎间韧带等组织的退变,可减弱胸段脊柱的稳定性,而增加损伤的机会。如受到强大外力的挤压,用力过猛的扭转,或睡眠姿势不当等,均可造成胸椎后关节的移位、肋椎关节的错缝或半脱位,而刺激肋间神经或胸神经后支,出现急性背、胸部疼痛。久之,这些错位的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改变,引起慢性背部疼痛.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均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脊柱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形成了脊柱相关疾患的解剖学、生理病理学基础。如:椎间盘退变,体积减少、间隙逐渐变窄;脊椎周围的软组织逐渐的相对的改变为松弛和韧性下降状态;.由于脊椎周围软组织松弛,椎体与椎体之间,上、下小关节之间.发生了失稳(不稳定);当在某种体位或轻微外力,甚至发生外伤时,就发生了关节错缝、筋出槽、软骨损伤、髓核碎裂、纤维环和韧带的s损伤、撕裂、小关节的损伤等等病理变化;由于椎体之间的失稳,发生了小到错缝(X线片不能显示),大到椎体移位甚至滑脱(X线片可见),可以滑移向任何一个方位,以致脊椎后关节也发生了错缝;.椎体的移位滑脱,足以损伤椎间盘的软骨板及纤维环,因而产生了软骨增生、钙化、骨赘形成;纤维环的损伤而髓核突出;脊椎小关节的错缝足以形成椎间孔的上下径和前后径的内径发生了立体的缩小,以及关节炎和韧带的损伤;椎间孔和小关节均位置改变,足以刺激自其间经过的脊神经或根,甚至刺激了神经的前支或后支,尤其是窦椎神经和交感神经的节前、节后纤维。
胸椎小关节发生紊乱的常见原因,包括:
1.急性外伤
有明显的外伤史,多因持物扭转或撞击,使胸椎后关节发生错位,导致关节滑膜、韧带、神经、血管等受到嵌顿挤压、牵拉等刺激,发生紊乱,并反射地引起肌肉痉挛。
2.慢性劳损
(1)由于胸椎间盘退变变薄,椎间隙变窄,胸椎后关州的关节囊,韧带松弛,而使胸椎后关节发生错位。
(2)长期在不协调姿势下工作、学习,使背膂部软组织经常处于过度收缩、牵拉、扭转,而发生慢性劳损。由于这些软组织的紧张,痉挛等外平衡的不协调,促使内平衡不协调,而致胸椎后关节发生错位。
(3)外伤后未经及时治疗,风寒湿邪侵入背膂都的经络、肌肉,致肌肉痉挛,气滞血瘀,日久胸脊椎的内外平衡失调,后关节发生错位。
治疗,一般采取手法整复治疗。下面分享一个我院治疗的病例。
不久前我院理疗科赵主任接诊一名患者,患者说最近总是感觉胸闷,后背痛,而且还伴随着恶心,头晕。在排除心脏疾病后,赵主任断定这一定是胸椎关节紊乱造成的。通过查体,用指腹触摸法,食指跟中指指腹沿胸椎棘突两侧上下触摸,触摸到患者胸1胸2关节错位。一般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疼痛,咳嗽,气喘,心悸,心慌,这些症状,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胸1胸2关节错位造成的。运用定点咳嗽调整法,让患者俯卧位,赵主任用拇指固定同事胸1椎体横突,让患者主动咳嗽一下,利用患者咳嗽运动带动错位的关节归位。接着运用后背环抱法。让患者坐在凳子上,赵主任站在患者后侧,嘱患者双手交叉放于颈后,双手固定患者同时肘关节,腹部紧贴患者背部,后拉患者肘关节,并以闪动力做上提抖动,闻及弹响声,使患者错位胸椎关节回归自然位置。治疗后患者胸闷,头晕,恶心症状立刻减轻,最近也没有复发。
赵洪波主任是我院理疗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从事推拿工作近30年,中国康复医学会疗养专业委员会会员,辽宁省康复医学会疗养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颈椎病,腰脱和其他软组织损伤,脑血管病后遗症偏瘫的治疗。
如果您也有颈肩腰腿方面疾病,欢迎来鞍钢千疗咨询。
理疗科-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