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患者某,男,21岁,年4月18日初诊。患者原有腰酸、耳鸣、尿频、阳痿、冬日怕冷,不渴,体倦乏力1年余,经服膏方(具体不详)后,精神逐渐转佳,余证改善不明显,现尿频便溏,日5-6次,腰酸软,乏力,耳鸣健忘,嗜睡,舌红苔稍腻,脉弦。西医诊断:尿路感染;中医诊断:腰痛(脾肾亏虚兼肝郁)。治则治法:疏肝健脾,和解阴阳处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北柴胡30g,川桂枝10g,淡干姜10g,天花粉20g,左牡蛎10g,淡黄芩20g,炙甘草10g。14剂,煎服法同前。二诊(年5月3日):诸症平稳,然病经延年,非短时可奏捷效,守方稍作增损。处方用柴桂干姜汤合缩泉丸:北柴胡30g,川桂枝10g,淡干姜10g,天花粉20g,左牡蛎10g,淡黄芩20g,炙甘草10g,台乌药12g,怀山药20g,益智仁15g。14剂,煎服法同前。三诊(年5月17日):尿频、大便稀、体倦、乏力症状较前改善,继续予以原方调理。
按:该患者年龄21岁,正值身体各项机能旺盛之时,却出现肾阳虚的证候,虽经调补逐渐好转,但目前仍以脾肾亏虚为主,理应以肾气丸为主治疗,但该患者出现“尿频、大便稀溏,腰膝酸软,体倦,乏力、耳鸣,健忘,易激惹,嗜睡,舌红苔薄白,脉弦”,病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热轻寒重,脾肾亏虚兼夹肝郁,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汤调整少阳气机,清肝胆之热而温脾肾之寒,通过发挥少阳升发枢纽之性进而改善脾肾亏虚状态。六经的传变是从少阳进而传至太阴。少阳为枢纽,邪至少阳,进一步传至太阴,若是此时用药可以扭转深入太阴的邪气,则有利于太阴的恢复。
肌肉拉伤:
张某,男,30岁。年12月4日初诊。诉1周前运动训练时腹肌拉伤,小腹部疼痛,休息3天后好转。1天前做原地起跳训练时再次出现腹部疼痛,脐以下为主,小腹有压痛,阑尾点无压痛,无反跳痛。就诊于外科门诊,诊断为肌肉拉伤。外科建议休息及热敷治疗,为求速效,欲服中药治疗。查其脉弦紧,舌淡红,苔薄白,诸症合参,证属阴血亏虚,肝脾失调,瘀血阻络,治以缓急、止痛滋阴通络。
处方:白芍30克,甘草15克。3服。日1剂,水煎取汁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电话随访,患者服1剂后疼痛大减,服药第2天基本痊愈。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症,具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等作用。临床用于肌肉痉挛性疼痛效果良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