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治疗骨伤科疾病(五)
1、落枕
多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睡眠时头颈部位置不当或枕头高低或太硬,使颈部肌肉过长时间维持在过度伸展位或紧张状态,引起颈部肌肉静力性损伤或痉挛;或因起居不当,严冬受寒,夏日受凉,受风寒湿邪侵袭,使肌肉气血凝滞,经脉淤阻;或因患者事先无准备,致使颈部突然扭转,或肩扛重物颈部肌肉扭伤或引起痉挛等因所致。
颈项强直,酸胀,转动失灵,强转则痛剧。轻者可自行痊愈,严重者可延至数周。
取穴一:主穴落枕穴、阿是穴、悬钟、天柱。配穴肩痛者,加肩髃;背痛者,加大杼、肩外俞;风寒侵袭者,加大椎、合谷。
取穴二:阿是穴(痛处)、大椎、肩井、落枕穴。
2、颈椎病
多因身体虚弱,肾虚精亏,气血不足,濡养缺乏;或气滞、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积累,而导致经络瘀滞,风寒湿邪外袭,痹阻于太阳经脉,经遂不通,筋骨不利而发病。
头颈、肩臂麻木疼痛,重者肢体酸软乏力,甚则小便失禁、瘫痪。若病变累及椎动脉及交感神经时,则可出现头晕、心慌等症。
取穴一:颈部病变椎体的夹脊穴(双)、顶结、百会、前顶、悬厘、曲实、神庭。
取穴二:主穴阿是穴(压痛点)、风池、肩井、天柱、大杼、隔俞、肾俞、大椎、曲池、列缺、合谷、后溪。配穴经脉闭阻者,加颈椎夹脊穴、昆仑;气滞血瘀者,加血海、三阴交;肝肾不足者,加颈椎夹脊穴,腕骨、太溪、太冲、三阴交。
3、软组织损伤
多因碰撞、挤压、跌打、牵拉或扭曲、闪挫等因所致。日久或加上风寒湿邪之侵袭而重病情。
局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障碍和损伤部位有压痛等。
取穴一:阿是穴(患部)。
取穴二:随扭伤部位取穴,例如扭伤局部部位取风池、天柱、后溪、绝骨;肩部取肩髃、肩髎、肩负、臑会、条口、阳陵泉;肘部去天井、曲池、小海;腕部取外关、液门、阳溪、阳池;腰部取人中、肾俞、腰阳关、后溪、委中;髋部取环跳、秩边、承扶;膝部取膝阳关、膝眼、梁丘、阴陵泉、足三里;裸部取解溪、昆仑、丘虚。
取穴三:阿是穴(患部)、陷谷、公孙、内关、章门、期门。
取穴四:阿是穴:解溪。
4、腰扭伤
多因姿势不正确或用力过度,或突然活动扭腰,而致肌肉用力失调;或跌扑闪挫等因而致气滞淤阻,经脉失畅,不通则痛,故发生腰痛;或因职业使然,长期弯腰工作而导致腰肌劳损。
腰部剧痛,甚则倒下不能翻身。多持续疼痛,活动则加剧,静则稍减。中医认为,痛为定处,窜痛者以气滞为主;痛有定处、刺如刀割,以气血淤阻为主。若腰痛迁然反复,经久不愈,又可诱发他症。
取穴一:阿是穴(压痛点)
取穴二:肾俞、大肠俞、志室、腰眼、委中、天应穴。
取穴三:主穴肾俞、夹脊穴、委中、阳陵泉、阿是穴。配穴寒湿者,加腰阳关、风府;恶寒发热者,加大椎、合谷;劳损甚者,加隔俞、次髎;肾阳虚者,加关元、气海;肾阴虚者;加照海。
取穴四:一般选取1—4穴(局部取穴、痛点取穴)。
5、网球肘
多因长时间反复地屈伸腕关节和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过度所致。此系筋膜劳损、血不养筋之故。
肘关节外侧部疼痛,手臂无力,前臂与腕提举及旋转活动不利。如做提拿热水瓶、扭毛巾等动作时,均感肘部疼痛、乏力。静息时多无症状。
取穴一:阿是穴(压痛点)。
取穴二:主穴曲池、肘髎、手三里、阿是穴。配穴肘内侧痛者,加少海;肘尖疼痛者,加天井;气血虚弱者,加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取穴三:右曲池、手三里及曲池穴后上方、前下方各一寸处2穴。
6、肩关节周围炎
多因露肩贪凉,风寒湿邪乘虚侵入,郁滞关节所致;或因肩外伤,慢性劳损,使肩部气血郁滞,复受风寒湿邪而起。
肩关节酸痛,活动则痛剧,尤以夜间为甚,并有凉、僵感,甚则功能障碍,活动受限。
取穴一:患侧肩髃、肩贞、臂臑、合谷、外关、中渚。
取穴二:主穴肩髃、肩贞、臂臑、曲池、阿是穴。配穴阴雨天气加重者,加三焦俞、阴陵泉;外伤所致者,加血海、隔俞;气血不足者,加脾俞、足三里、三阴交。
取穴三:阿是穴(压痛点明显处)。
取穴四:主穴肩三针(肩髃、肩前、肩后)、天宗、肩中俞。配穴臂臑、肩外俞、肩井、曲池、阿是穴。均在患侧取穴。
取穴五:肩髃、肩贞、肩前、曲池后。均取患侧。
取穴六:主穴肩髃、肩髎、肩前(奇效,三角肌前缘腋纹端,肩髃前1寸凹陷中)、曲池。配穴大椎、肩中俞、肩贞、臑俞、天宗、巨骨、外极泉、臂臑、外关。
取穴七:主穴肩髃、曲池。配穴阿是穴。
取穴八:手三里、肩髃、天宗。
7、破伤风
多因创伤后或有感染病灶,失于调治,流血过多,营卫空虚,正气低下,外感风邪,由外达里而致病。
一般有1~2周潜伏期。始觉全身不适,伤口有刺麻感、肢痛,继则肌肉强直和肌痉挛,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四肢抽搐等;甚至导致呼吸、循环和全身衰竭而身亡。
配穴一:阿是穴(伤口处)
配穴二:百会、气海、关元、神阙、隐白。
白癜风的发病年龄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